第170章 痴夢訴雲 (第1/1頁)
新詩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二百零四節
相思決
痴夢訴閒雲
淺淺綠城春
相思猶未盡
飛花渡有痕
賞析:“痴夢訴閒雲”,“痴夢” 一詞,暗示著詩人沉浸在某種深切的情感或願望之中,這種情感如同夢幻般虛幻卻又無比執著。而 “閒雲” 這一意象,給人一種自在、飄蕩的感覺。詩人將痴夢傾訴於閒雲,彷彿是在將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情感託付給那高遠而自由的雲,雲的閒逸與夢的痴迷形成鮮明對比,更凸顯出相思的無奈與難以釋懷。
“淺淺綠城春”,描繪了一幅清新的春日景象。“淺淺” 二字生動地表現出春天那種初露端倪、漸次展開的狀態。綠城春,點明瞭春天的生機與活力,綠色的城郭被春天所籠罩,充滿了希望和美好。然而,在這美好的春日景色之下,實則潛藏著詩人的相思之情,春日的美好與內心的相思形成一種反差,以樂景襯哀情,更加深了相思的愁緒。
“相思猶未盡”,表達出相思之情的綿綿無盡。沒有過多的修飾,簡潔有力地強調了相思的深度和永續性。詩人心中的思念如同涓涓細流,源源不斷,無法斷絕。這種直接的表達讓讀者能夠深切地感受到相思在詩人心中的分量。
“飛花渡有痕”,飛花通常象徵著美好事物的消逝,也可暗示著時光的流轉。飛花在飄蕩的過程中留下痕跡,這痕跡或許如同詩人心中的相思印記。每一片飛花的飄落都像是思念的一種具象化表現,它們在空間中留下的軌跡就如同相思在詩人心中刻下的痕跡,難以磨滅。
一千二百零五節
獨夜行
千山聞客身
飛鳥晚江臨
獨往花前路
悠悠浮世雲
賞析:“千山聞客身”,起筆宏大,“聞” 字用得極為精妙,彷彿千山都具有感知能力,察覺到了行客的存在。這不僅寫出了客身的渺小與孤獨,在千山的環繞之中顯得形單影隻,同時也暗示出詩人在旅途中的那種被注視、被自然所包容又疏離的微妙狀態。行客置身於千山之間,就像是滄海一粟,體現出一種人與自然的對話與碰撞。
“飛鳥晚江臨”,描繪了一幅傍晚時分的江景圖。飛鳥歸巢,本是自然中常見的景象,然而在傍晚的江邊出現,卻增添了幾分落寞與寧靜。飛鳥與客身相對比,飛鳥尚有江可臨,有巢可歸,而客身卻在千山之中漂泊。晚江的存在,既為畫面增添了一抹詩意的色彩,又進一步烘托出孤獨的氛圍,江水流淌不息,如同時間的長河,而客身卻在這流動的世界裡獨自徘徊。
“獨往花前路”,“獨往” 再次強調了詩人的孤獨狀態,沒有同伴,獨自前行。“花前路” 看似美好,花朵通常象徵著美好與希望,但在詩人的孤獨之旅中,這花前路更多的是一種未知和對自我內心的探尋。在孤獨之中,詩人向著花前之路前行,有一種毅然決然的姿態,似乎在這孤獨裡尋找著什麼,也許是內心的寧靜,也許是對生活意義的追問。
“悠悠浮世雲”,“悠悠” 表現出雲的自在、閒適,浮世雲象徵著塵世的變幻無常。詩人將自己置身於這浮世之中,如同那漂泊、孤獨的飛鳥,而云的悠悠自在與詩人的孤獨形成鮮明對比,暗示出詩人對塵世的一種超脫的態度,雖身處浮世,卻能以一種淡然的心境看待世間的紛擾。
:()新詩仙
《新詩詞原創》 第170章 痴夢訴雲(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