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清風幾許 (第1/1頁)
新詩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二百一十二節
相思決
清風幾許夜臨歡
明月悠悠照江眠
偶來飛鳥尋避處
一時身影幾讓緣
賞析:“清風幾許夜臨歡”,以清風入筆,清風在夜晚輕輕吹拂,帶來了一種歡快的氛圍。“幾許” 二字,給清風以一種數量上的限定,使清風變得可感可知,彷彿是恰到好處的幾縷微風。“夜臨歡” 則點明瞭時間是夜晚,並且這個夜晚因為清風的到來而充滿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歡悅。這種歡悅並非熱烈喧囂,而是一種寧靜、祥和的愉悅,是大自然給予夜晚的獨特饋贈。
“明月悠悠照江眠”,承接上句,明月悠悠升起,月光灑在江面上,而江水似乎也在月光的輕撫下安然入眠。“悠悠” 一詞表現了明月的靜謐狀態,明月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靜靜地俯瞰著大地。江與月的組合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這裡的江水在明月的照耀下更顯寧靜,渲染出一種靜謐而宏大的氛圍,彷彿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份寧靜之中,體現了自然的和諧與美妙。
“偶來飛鳥尋避處”,一隻飛鳥偶然闖入這幅畫面,它正在尋找躲避之處。飛鳥的出現打破了前兩句所的靜態畫面,給詩增添了一份動態感。飛鳥在夜晚尋找避處,暗示了夜晚的不確定性和隱藏的危險,同時也反映出生物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這隻飛鳥就像塵世中的眾生,在生活的旅途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港灣。
“一時身影幾讓緣”,此句含蓄深邃,飛鳥的身影在尋找避處的過程中,詩人幾次讓緣。這裡的 “緣” 字充滿了神秘的哲學意味,可以理解為一種命運的安排。這其中蘊含著詩人對生命和緣分的深刻思考。
一千二百一十三節
相思決
月落千山還復臨
曾望枝頭幾回春
不盡相思空來去
滿城風雨無故人
賞析:“月落千山還復臨”,以月起興。月落又復臨,這種迴圈往復的自然現象,於寧靜之中蘊含著時間的無限延伸。千山是一個廣闊而寂寥的背景,明月的起落映襯著千山的沉默。在古典詩詞中,月常常是情感的寄託,它的永恆與輪迴,與人類短暫的生命和多變的情感形成鮮明對比。
“曾望枝頭幾回春”,詩人曾多次望著枝頭經歷季節的更迭,尤其是春天的變換。枝頭是生命與希望的象徵,春天則代表著生機與美好。然而,“幾回春” 在強調時光流逝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種無奈。詩人一次次見證春天的到來,可心中的某種期待或許並未隨著季節的輪迴而實現,這背後可能隱藏著對往昔美好事物或人的思念,每一次春天的到來都成為喚起回憶的契機。
“不盡相思空來去”,點明主題 —— 相思。“不盡” 二字深刻地表達出相思之情的綿綿不絕,如同江水長流不息。“空來去” 則有一種悵惘之感,相思之情雖濃烈,但卻沒有實質的寄託或回應,只能在內心空自徘徊。這種無奈與孤寂,使相思的痛苦更加濃烈,也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煎熬。
“滿城風雨無故人”,滿城風雨的景象是宏大而又蕭瑟的,風雨交加本就給人以動盪不安之感。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故人” 三個字顯得格外沉重。詩人身處風雨之中,卻找不到熟悉的故人相伴,凸顯出他的孤獨無依。風雨的宏大與個人的孤獨形成強烈的反差,更加強化了詩人對故人深深的思念以及身處他鄉的孤獨落寞。
:()新詩仙
《新詩詞原創》 第174章 清風幾許(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