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部分 (第1/4頁)

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書福又親自出馬到過長春一汽,一汽對吉利的態度與上汽類似。

吉利以前的一位高層黯然:我們太小了,沒有誰願意要我們。當時尋求投靠的吉利並沒有多少推銷自己的本錢。看來,吉利即使要傍“大款”,也難找到合適買主。

一個偶然的機會,吉利與東風牽上了線,雙方的談判也有了些名目:按照初步意向,神龍汽車提供各種零部件以及半成品,同時負責技術、質量和售後服務。吉利負責組織生產和銷售。值得注意的是,新車將不採用富康或吉利品牌。在這個協議裡,吉利什麼都得不到,還要付高額的技術使用費。

中國路吉利車(3)

當時,吉利內部意見就不統一。反對者認為,在這個新公司裡,吉利負責組織生產和銷售,又不能使用“吉利”這個品牌,要去培養一個新品牌,市場推廣費用是極其高昂。而且此次合作的車型是富康改裝型,也就是說,吉利沒有拿到其夢寐以求的東西:上馬自己的自有車型。甚至在這個合資企業裡,佔有主導地位的恐怕也不是吉利,而是神龍汽車。贊成派的想法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樣吉利可能寄望於透過富康來為自己申請一張“準生證”。

業內人士卻認為,東風看不上吉利,只不過想賣技術給吉利從中漁利,對與其合資根本就不感興趣。

結果吉利與東風也不歡而散。

李書福並不氣餒,“其實打心眼兒講,好什麼?拿出一部分來,與別人技術上、裝置上與品牌上的合作,可以;區域性的合作,可以;不可能說把吉利全部拿出來與國外企業合作。合作了,給你百分之幾十的股份,又能算得了什麼。只要你加入了它的體系,你就什麼都沒有了。”李書福也道出了緣由,“幾大汽車廠的老總們對吉利不感冒。汽車廠的老總們喜歡把造汽車說得很神秘,但是我偏偏打破了這種神秘,他們認為我打擾了他們的正常秩序,破壞了他們好夢。”

受到冷遇的吉利發誓:一定不做國外汽車列強的附庸,也不做國內汽車行業的配角。

於是,吉利就把眼光瞄準中小型汽車企業。這時,吉利相中了江南奧拓,希望能從江南廠那裡再次“借腹生子”,採取迂迴戰術上公告。江南廠全稱為江南汽車實業有限公司,屬於兵器工業系統,根正苗紅,而且具備轎車生產經驗,它曾經是奧拓的生產廠之一,原來生產的主導產品是微型轎車“江南奧拓”,只是後來舉步維艱,2001年以來產銷量很低。但對吉利來說,一個根正苗紅就是一切:它有轎車目錄,能上公告。

此後不久,吉利就與江南機器廠簽定了協議,吉利和江南廠合資成立江南吉利汽車製造公司,吉利投資2;400萬,佔合資公司49%的股份。不久,新公司也註冊完畢,資金到位,開始執行。吉利派出得力干將前往湖南湘潭的新合資公司,領軍的便是吉利汽車常務副總安聰慧。

江南吉利公司的各項生產準備工作還在積極進行當中,模具正在除錯,2002年3月,江南吉利汽車製造公司當時計劃投產的車型正是剛剛公佈的《公告》產品目錄中的NJ7130。下線時極有可能是“吉利江南”而不是“江南吉利”。其實新車品牌是叫江南吉利還是吉利江南,並不那麼重要。以吉利汽車當時的產能與銷量之比,浙江的兩個生產廠已足夠。此次接手一個老國企,確實用心良苦——不能居於控股地位,不能用自己的思路去改變這個老國企,必然會給吉利新戰略帶來一些麻煩。其實,吉利一直想取得對新公司的控股權,但為了上公告,一直隱而不發。

但李書福萬萬沒想到中國汽車工業向民營資本的開放程序有這樣快。

2001年11月9日,國家經貿委釋出了第6批中國汽車生產企業產品《公告》,吉利JL6360榜上有名。國家經貿委的公告,明確了“吉利”是國家汽車定點生產基地的地位,從而也給李書福吃了定心丸。眾所周知,中國第一家民營汽車製造商吉利曾是無依無靠的“野孩子”,歷經摸爬滾打之後方才得到一紙“正式戶口”。

吉利發表了公開講話:“不讓你幹或許還是別人的錯,但是讓你幹卻還幹不好就沒有任何可以解釋了。吉利就是從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走過來的,吉利不怕打陣地戰、攻堅戰,吉利期望的就是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吉利的競爭對手確實很強大,所以逼著我們儘快地掌握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優勢,熟知變化的市場。吉利的最大優勢就是了解市場,能適應市場的瞬息萬變。只要能捕捉到理想的市場切入點,產品有新意、有特色,老百姓能接

《較量下集》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