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五章 分析 (第1/2頁)

柺子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範兄果然明慧,小弟佩服,我今天來找你,就是想知道,朝廷此次出兵郢州,你心中有什麼看法?”

李勳與範兄相處幾年,對此人的謀略與才智極為佩服,此次郢州用兵,自己也是參與了進去,李勳想聽聽範中允的意見。

範中允笑了笑,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看向朱正國,問道:“朱正國,你們軍中對此次出兵,有什麼看法?”

朱正國沉思片刻,說道:“許多人都在談論此事,情緒都很高,覺得這是一次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

“哦!你也是這麼覺得?”

朱正國聽出了範中允語氣中的不以為然,愕然道:“難道不是?禁軍左中右三軍,每軍五萬之眾,一旦朝廷確定出兵,肯定是選三軍之中的一個,那可是五萬精銳,而郢州不過一萬五千兵力,雙方軍力差距超過三倍,取勝難道還很難?禁軍右軍的幾位領軍大將,已經幾次上書兵部請戰,想要把這份功勞搶到手中。”

範中允哈哈大笑道:“有什麼好爭的,此次出兵郢州,必然會落到你們右軍的頭上。”

朱正國不解道:“此話怎講?”

範中允喝了杯酒,緩聲說道:“中軍由輔國大將軍宇文震領軍,但實際指揮之權卻是在內宦王岸茂手中,此乃皇上嫡系之軍,有守衛京師之責,輕易不得出,左軍自五年前與白巾軍一戰,幾乎全軍覆滅,到如今也只是剛剛滿員湊足了人數,但裝備與訓練都是不足,也從未經歷過戰爭,他們暫時根本指望不上,所以此次出征郢州,只能是你們禁軍右軍。”

聽了範中允的話,朱正國連連點頭,覺得他說的非常在理。

“哎!朝廷想借此機會,攻滅郢州節度使,壯其威嚴,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失敗了呢?豈不是更加威嚴掃地。”

範中允嘆了口氣,仰頭喝盡杯中酒,繼續說道:“江南稅賦事關朝廷根本,郢州節度使意圖以此要挾朝廷,朝廷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出兵是定然的,若是朝廷以五萬禁軍為主攻,另外命令靠近郢州的幾個節度使從旁協助,就算他們不出兵攻打,但做做樣子還是肯定的,如此一來,郢州節度使定然要分兵守之,不能聚全力對抗,但是如今呢?洪、江節度使主動上書請求出戰,朝廷顧全江南整體大局安危,拒絕其要求,而其他各節度使又是擁兵觀望,默不作聲,朝廷不做任何協調,反而是單獨出兵攻打郢州,豈不是捨己之長?實乃不智之舉。”

“範兄,聽你的口氣,好像對此次出兵郢州,不是很樂觀,難道朝廷以優勢之兵,還會失敗不成?”

李勳聽出了什麼,出聲詢問道。

範中允搖了搖頭,默默說道:“兵道豈有常勢之理,郢州節度使有兵一萬五千,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朝廷此次出兵郢州,是勝還是敗,我範中允不是神仙,並不能未卜先知,但是...縱觀左中右三軍其內上下關係,卻也能分析出一些優劣。”

李勳問道:“還請範兄道來,讓我心中有個明白。”

範中允點了點頭,說道:“禁軍中軍的領軍主將權利被架空,指揮之權落入內宦手中,看似危險,實則背後站著的是當今皇上,大家心知肚明,如此一來,誰都不敢說些什麼,諸位將領也沒有什麼好爭的,只需按照皇上的命令列事便是,所以禁軍中軍反而是三軍之中最為穩定的一個,左軍剛剛整合完畢,其主帥定國大將軍王仁普,出身名門豪族,其兄長乃是當朝刑部尚書、政事堂相國之一的王仁鋯,其家族門生故吏遍佈各地,勢力極大,乃是僅次於楊氏一族的豪門,王仁普本人,也是從軍多年,屢立戰功,以嶺南道節度副使,墨州節度使的身份主政嶺南道多年,不管是出身地位,還是資歷威望,都不是手下五名將軍可以望其項背的,所以左軍也算是穩妥。”

說到這裡,範中允雙眼眯了起來,手指敲了敲桌子,沉思了片刻,然後沉聲說道:“右軍卻是大不相同,安國大將軍黃詬,其父祖兩輩雖然都是做到了宰相一級的顯貴之位,其家族卻只是寒門,人丁不多,人才也是不多,在黃詬祖父之前,其家族偏局隴右邊塞之地,乃是小門小姓,整個家族幾百年來沒有出過什麼名人大官,到了如今,其家族只剩下一個黃詬身居高位,其餘族人根本無需言表,就算黃詬本人,也是能力不顯,更是有著平庸將軍的外號,而他手下的五位領軍將軍,其中顧雍、詹臺鏡明、趙飛度三人皆是出身名門望族,這幾人,向來對黃詬不屑一顧,極為不服,若是外出征戰,右軍內部已然不穩,未戰已經先輸一局了。”

李勳聽的很認真,整個人在那裡低著頭沉思。

《混在帝國當王爺txt》 第二十五章 分析(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