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一章 截留稅賦 (第1/2頁)

柺子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承平五年,六月中旬。

郢州節度使鄭澤第二次截留江南稅賦錢糧,皇帝趙智勃然大怒,當即下詔怒斥鄭澤毫無人臣之道,隨後頻繁召集諸位宰相大臣議事。

七月初五,皇帝趙智召叢集臣,公開討論郢州節度使鄭澤截留江南稅賦錢糧之事。

政事堂左相,兵部尚書劉桀態度最為激烈,怒斥鄭澤大逆不道,無視朝廷,當出兵討伐,並出示江南節度副使,洪、江節度使趙柏安的奏疏,言其無法忍受鄭澤無君無臣的行為,表示願意出兵討伐。

右相楊道嗣也是同意出兵,但是反對派出豐京禁軍前往討伐,而是希望趙智下詔調遣其他各州節度使圍剿鄭澤。

自從一代中興之主,武宗死去之後,歷經僖宗,懿宗,平宗三朝,凡年六十有二,這三個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好大喜功,志大才疏,寵幸宦官,親小人,遠賢臣,好排場,喜女『色』,以致朝政衰敗,小人當道,忠臣滅跡,政治腐敗,貪官橫行,曾經雄踞天下的晉朝,已經非常衰敗。

直至趙智繼位為帝,晉朝總算是迎來了一個還算像樣的皇帝,趙智雖然能力一般,不是大聖明君,但為人卻極為勤儉節約,好理政事,為人頗有決斷,好納善言,對內,壓制宦官勢力,對外,敢於放權政事堂諸相,在他的努力治理下,頻臨崩潰的晉朝,總算是有了一些迴光返照。

但晉朝的國勢終歸已經衰落,自天眀九年,平宗聽信倖臣妄言,意圖消滅河北藩鎮,結果引發河北大『亂』,平宗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舉全國之兵,率領三十萬中央禁軍御駕親征,結果全軍覆滅,平宗重傷歸朝,威嚴掃地。

雖然河北五大藩鎮見好就收,並沒有滅亡晉朝之心,隨後上表謝罪,與朝廷言歸於好,但三十萬精銳禁軍死傷殆盡,朝廷無強兵在手,各地節度使皆是蠢蠢欲動,多有犯上舉動。

趙智登基之後,也只能一忍再忍,對各地節度使以高官厚爵安撫之,同時依靠江南稅賦,重組中央禁軍,歷經十餘年,這才慢慢有了一定的規模與起『色』,可惜廣元十五年的白巾軍之『亂』,五萬禁軍全軍覆沒,朝廷之兵再次遭到重創,直至五年過去,趙智消減朝廷開支,自己也是省吃減穿,這才恢復了元氣,是中央禁軍重新恢復到了十五萬的數量。

可以說,自趙智當皇帝到現在的整整二十年,晉朝沒有在風雨飄渺中滅亡,反而在他的手中慢慢有了一些起『色』,除了趙智本人敢於用人以及身邊多有良臣輔佐之外,江南稅賦錢財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若是把天下每年的稅賦分作十成,僅江南一道之地,便足足佔據了五成之多,所以趙智可以容忍別的地方發生動『亂』,卻絕對不允許江南有任何的意外。

江南道今年的稅賦,從四月到五月,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將會分成七批相續運往豐京,前面兩批很順利,但是到了第三第四批,卻是全部被郢州節度使鄭澤截留,政事堂發文質問,鄭澤卻是毫不理會,既不認錯,也不說出此番行為到底是何理由,反心畢『露』,對此,趙智忍無可忍,終於動了出兵剿滅的心思。

江南稅賦事關國運根本,滿朝文武的態度很統一,那就是對於此等桀驁不馴之人,必須予以消滅,但是就出兵的形式,卻是分成了兩派。

一派以政事堂左相,兵部尚書劉桀為代表,建議以安國大將軍黃詬為平南大都督,領禁軍五萬,前往江南剿滅鄭澤。

另外一派則是以右相楊道嗣為代表,強烈反對派出禁軍外出作戰,而是希望假手其他節度使,消滅鄭澤,就連安國大將軍黃詬本人,也是附議劉桀的觀點,反對禁軍外出作戰。

對此,趙智極為不滿,當場呵斥黃詬毫無勇武忠君之心,並怒言,絕不以汝為領軍大將,隨即宣佈散朝。

李勳吃過午飯,正準備睡午覺,卻有太監匆匆到來,言李貴妃招李勳進宮議事。

隨著太監進了皇城,朝著長樂宮行去,半路上卻是遇見一名官員低著頭,急匆匆的迎面而來,

李勳一把拉住了他,此人他認識,乃是兵部主事王忠,見他手中抱著一些書紙,知道一定是剛剛從皇帝趙智那裡出來。

“王大人,可是剛剛從皇上那裡出來?”

王忠抬頭看去,見是李勳,於是笑著點頭說道:“陛下正在和諸位相國大人議事,命我傳達最近的江南奏疏章本,這不剛剛忙好,正準備出宮。”

李勳無官一身,按說跟王忠不會有任何交際,不過李勳喜歡讀史,對於軍事上的事情很感興趣,常常拉著王忠問東問西,最開始王忠也是非常

《混在敵國當王爺線上閱讀》 第二十一章 截留稅賦(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