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7章 謀劃綏德巡撫 (第1/2頁)

小白閒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俗話說,拿人錢財與人消災!

常延齡現在就在做這樣的事。

翌日早朝的時候,皇帝陛下又重提的陝西匪事,直言關中旱情嚴重,匪患叢生,然三邊總督楊鶴“剿撫兼施、以撫為主“之策,不僅未見起色,反而賊禍之事愈重,楊鶴也已經下旨問罪下獄。

皇帝問曰:“何人可以統制三邊,以平賊患?”

新任吏部尚書閔洪學奏:“綏德巡撫洪承疇,文武兼備,剿除匪患多有功勞,可以為三邊總制。”

皇帝應允。

當下寫下詔書,任命洪承疇為三邊總督,又命御史吳珄帶金十萬前往陝西賑災。

散朝之後,常延齡單獨叩見崇禎皇帝,在御書房崇禎皇帝端坐龍椅之上,手裡拿著奏摺,眉頭緊鎖,天下不定,災荒四起,陝西遍地流寇,關東滿人步步緊逼,到處都是要糧要餉,可嘆自己接了這麼一個爛攤子。

常延齡在地上跪了半天了,皇上也沒發話讓他起來,只能老老實實的跪著。

多半晌,才聽到皇上開口:“起來吧,朕想事情有些入神了,這些日子懷遠侯甚是忙碌啊!今日見朕又有何要事啊?”

常延齡做傷心狀地回道:“陛下日漸消瘦,臣真是急在心裡,陛下要保重身體啊!臣也想著為陛下分憂,才跑的多了一些。”

“不礙的,國家事務繁多,這兩年各地災情不斷,實在讓朕頭疼,那愛卿這幾日想到甚辦法了嗎?”

“前些日子臣的族侄從陝西米脂來看望微臣,說了一些陝西的情況,臣今日特意來稟告皇上。希望能給陛下解憂。”常延齡說起今日來的原因。

“哦?快說來聽聽,朕看奏報都看到煩了,也想知道民間真實的情況。”崇禎皇帝急切說道。

“是,透過臣的族侄說,陝西這兩年確實旱情比較嚴重,大部分的土地都欠收,欠收甚至達到了六七成,絕收的也不在少數,百姓們過的確實困苦,不過米脂縣縣令晏子賓用以工代賑辦法讓米脂安然度過了去年冬天的災情,使得縣中百姓無人餓死,救濟了十數萬百姓。臣倒覺得這是個辦法。”常延齡說道。

“怎麼個以工代賑,詳細說說!”崇禎問道。

“是陛下,我那族侄曾協助縣令賑災,據他講米脂縣盛產煤炭,米脂縣令就在秋收之後組織百姓,開採煤礦,興修水利。用煤炭從鄰省換來糧米,保證全縣百姓都有飯吃,甚至還救助了臨縣數萬的百姓。去年一冬利用災民整修水庫數十,開墾農田數千畝,想來今年米脂一縣百姓不會捱餓了!”

“好好好,是個能臣幹吏,天下要多些米脂縣,那大明覆興有望啊!”崇禎喜色明顯露於面上。

“是啊,臣也覺得這米脂縣令是個人才,所以向陛下舉薦,此等幹吏,只任一個小小的縣令有些屈才了。”常延齡應和。

“嗯,容朕考慮考慮,大伴,洪承疇接任三邊總督之後,綏德巡撫可有人選了啊?”崇禎思索片刻後問曹化淳。

“回萬歲爺,洪總督調任後,綏德巡撫戶部沒有安排人接任,而是由洪總督兼著呢。”曹化淳沒有打磕絆的回道。

“那就讓米脂縣令接任綏德巡撫,希望他能把一州之地也能治理好,到時候朕不吝賞賜。常愛卿,你那族侄才學如何?”

“回稟陛下,臣的族侄今年二十有五,舉人功名,正準備參加今科大考呢”常延齡急忙回道。

“既有任事之能,就別再參加大考了,朕賜他同進士出身,出一任清澗縣令吧,希望他能把才學用到百姓民身上,造福百姓,也不算丟了朕和鄂國公的臉。”崇禎略帶期許的說。

“臣代族侄多謝陛下隆恩!”說完常延齡拜倒在地。

曹化淳聽到皇上口諭,連忙在旁邊的書案上起草旨意,待崇禎皇帝看過之後,蓋上大印,正式轉發吏部執行了。至於原先的清澗縣令那就由吏部另行任命了。

又聊了幾句,崇禎有些乏了,擺手讓常延齡退下。

常延齡現在心情很是愉悅,本來收了一份的錢,現在辦成兩件事情,京城物貴,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每個月府中都有不小的開銷,辦成這件事情又可以多收一筆。

回到家中,打發管家去常明禮下榻的地方把他找來,說起今日覲見皇帝的事情,不僅米脂縣令高升,連帶著給常明禮也撈了個清澗縣令噹噹,神情中很是得意。

常明禮也是通透玲瓏之人,對自己這位族叔萬分感謝,回去之後就把剩餘的幾千兩銀子和那箱金子都給常延齡送了去,一時間皆大歡喜。

《李自成穿越經典》 第37章 謀劃綏德巡撫(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