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替父外交(中) (第1/3頁)
吹個大氣球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風帆載著林淼從百里坊小學一直往西,騎行不到5分鐘,在第一個路口向左一拐,便進入了西城街。而兩個人老爹共同的工作單位——西城街道,其名稱正是源自這條馬路。
以西城街為中心的這片區域,是甌城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這段時間,第一次搞舊城改造的成果。馬路兩旁均是新式的商品樓小區,外觀上要比pf區氣派許多。街道把辦公地設在這一帶,顯然是為了面子上更過得去一些,而且如果有領導下來視察,也好更直觀地讓人家看到甌城區的城市發展成績。
這些商品樓的價格,在當年並不算貴。2000年前後基本就在3000元每平方的價位上浮動,而95年之前,價格應該更低,一套80平方的新房,理論上最多十五六萬就能拿下來。以林國榮的工資水平來計算,差不多也就是十年的收入。
而要是江萍也出去上班的話,夫妻倆稍微勤儉一些,甚至六七年就能攢出這筆錢。
可問題是,當年的房價如此合算,西城街這一片商品房的空置率,卻達到了將近20%。10間商品房裡,去掉居民回遷的一部分,剩下用於出售的,賣出率可能只有一半。
當年的房子沒人買,原因多種多樣,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類人。
這三類人,林淼家周圍全都能找到典型。
首當其衝第一類,就是林淼他們自己家。林國榮和江萍曾經屬於雙職工,一個是事業單位的職工,一個是國企的工人。像這樣的家庭,往往根本就不存在買房的概念。因為在這個年代,房子通常都是單位分配的。只要達到一定的條件,多申請幾次,等個五六年,總能把房子等下來。尤其像現在,林國榮好歹還有一點小職務在身,再加上已經結婚生子,而且報告也打了好多年了。在老林想來,房子根本就是唾手可得的東西,再花冤枉錢去買,那就太煞筆了。
再說第二部分的人群代表,應該是張淼他們家。張淼家這時已經相當有錢了,銀行存款不說百萬,但三五十萬絕對是有的。買商品房的價錢是十六七萬,一套房子80平方,而他們家自己在原址上把樓推到重建,再算上裝修,頂天了也就這個價,而且是一次『性』蓋4層樓,居住面積簡直不要大太多。所以按這個思路,這年頭的有錢人,多數還是選擇自己動手。
除此之外,還有剩下最後一部分人,就是林淼家附近家庭條件普遍一般的其他鄰居們了。
這些老住戶在天機巷住了幾十年,一方面他們本身就是依靠這附近的菜市場討生活,根本沒有去別處買房的必要;二來就算想買,也不見得能一次『性』掏出那麼多錢來。
所以與其主動買房,還不如耐心等待拆遷。
這年頭不少阿公阿婆都對拆遷政策充滿樂觀,而後來事實也證明,天機巷這一帶的拆遷補償確實不少。因為從天機巷出來,往北直線距離不到200米就是甌江。市裡對沿江地帶的規劃,是要打造成城市景觀帶和cbd商務中心。因此老人們雖沒讀過什麼書,甚至好多人根本就不識字,但單憑江湖經驗,他們就不會貿然搬走。至於額外花錢買房這種事,更是想都不會去想。
西城街的商品房,在很大一段時間裡受到了冷落,直到98年之後,東甌市經濟大跨步向前發展,城市外來人口激增,那時才開始慢慢有了房地產投資。
在這方面,林淼家最有超前目光的是就是他小叔,林國華。
在林國榮苦苦等待單位分房的時候,林國華已經聞到資本的氣味。97年的時候,林國華就膽子很肥地借錢買了一套房子,然後拿出租掉,用收來的房租還錢。再後來他老婆,也就是林淼的嬸嬸葉慧芳,乾脆從單位辭職,自己搞起了房屋中介。
二十年後,林國華和葉慧芳一家靠著炒房賣樓,家產起碼已經超過一個億。當然,為了防止林淼找他們家借錢,林國華從不透『露』自己到底有多少存款。
所以要不是小叔為人自私、小氣、勢利、陰險、虛偽、貪財、善妒、冷血、薄情、寡義,等等等等,林淼心底裡其實還是挺佩服他的。
林淼剛重生回來的前幾天,也有想過要不要勸江萍早點去搞個房產中介。
但後來想想,還是放棄了。
且不說江萍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單就說他自己今年才6歲,過年連個壓歲錢都保不住,像家庭投資這麼要緊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有發言權。只能等日後再走一步看一步。
在林淼的心裡,賺錢這件事,歸根到底關鍵還是看命。
就像江萍的弟弟,林淼他親舅舅江
《重生之先聲奪人女主角》 第三十九章 替父外交(中)(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