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周鐵出事 (第1/2頁)
何時飛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孃親周何氏現在對周致深信不疑,但凡是周致要做的事情,她現在和周綠雲一樣,都是無比支援了。在她想來,周致就是周家的希望,若不是周致這些的一些看似不靠譜的行動,和每日的辛辛苦苦,周家現在怎麼會有了五十多兩銀子?
要知道,相對於這樣的鄉下貧寒家庭而言,五十兩銀子那就是文數字了。在這白嶽村,除去了主街道南邊居住的那些富戶外,還有哪一家會有了五十兩銀子?
一句話,周家現在雖算不上富戶,但在白嶽村儼然是上等人家了。
可當周何氏看到那些豬肉和青布花布後,還是不高心忍不住嘮叨了幾句,“致,我們周家現下雖寬鬆了,但這日子也要節省著過。這些布要花去不少銀錢吧?日後可不能這樣胡亂花錢了。”
周致笑道,“孃親和姐姐為咱們這個家整日操勞,都幾年了連一件新衣都沒添,致便尋思買些布,回來讓姐姐和孃親做幾件新衣。呵呵!孃親,銀錢就是這樣,花去了才會想辦法賺回來,孃親相信致,周家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為娘如何不相信致了,行!買了就買了。”周何氏最後還是笑道。
起來周何氏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但心思卻是很開闊的,思想也轉變的很快,是掌家過日子的好手。
周何氏幫著周致將紅紙、布等搬進屋裡,隨後開始燒火做飯。晚上時候,周家的飯桌上自然是香噴噴的燉肉和脆香的燒餅了。
周致進到臥房把毛筆、墨塊等放好,隨後便從懷裡取出在四寶齋淘回來的那本《蘭亭十三跋》,又愛不釋手的欣賞一番,才心的收好。
《蘭亭十三跋》雖是行書,周致並不擅長,但周致想的是日後練習好了楷書,這行書也是必須要練的。
姐姐周綠雲還一個人在蔬菜大棚裡,周致和孃親打了聲招呼隨後便去了大棚。
現在第一茬的韭菜全部賣完了,第二茬還要過上差不多二十,這裡又有張丙的幫忙,其實白大棚裡的活計也並不多了,周致換下了周綠雲,便讓姐姐周綠雲回家去。
至於今日在鎮上遇到未來的姐夫胡哲的事,因為有張丙在場,周致便沒有和姐姐起,只能是日後有了機會再。
晚飯自然又是姐姐周綠雲送來,周致吃了晚飯便蜷縮在被褥裡閉目養神。此時大棚的火炕還是不能耽誤,還要繼續保持棚內的溫度。氣越來越冷,添柴的次數也就要多起來,這樣晚上就要比原來辛苦了一些。
外面突然傳來淅淅索索的腳步聲,周致一骨碌爬起來,還未走出大棚去看,來人卻很快進了大棚,朝周致一拱手,笑道,“周致兄弟,是我,呵呵!閒來無事,幾日不見了很想念兄弟,就過來看看。”
正是南莊劉惠。
在劉惠的身後還跟著他的弟張東,張東手裡赫然提著一罈酒和一些肉食,此時他正諂媚的朝周致笑著。
周致和劉惠不打不相識,現在已然是朋友,周致急忙滿臉堆笑的招呼劉惠兩人坐下。那弟張東利落的將酒肉擺好,三個人便圍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談笑起來。
劉惠道,“兄弟讓我打聽的那道人有了結果,你猜怎麼著?那道人竟和前朝的李孜省有很大關係,他是李孜省的親侄子。李孜省早已臭名遠揚,沒想到他侄子還有膽子出來招搖撞騙。
那日也虧得兄弟和我們一番毆鬥,若不然為兄險些就被這賊道人給騙了。哼!和這種人有了瓜葛,遲早要特麼的倒黴。”
周致其實早就猜想到李順有些來歷,可能和李孜省脫不了關係,可此時聽劉惠出,還是微微愣怔了一下。
前朝成化皇帝之時,朝政一片混亂,“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還有各個江湖門派將朝政攪的翻地覆,烏煙瘴氣。也虧得弘治皇帝是一代明君,大刀闊斧的整治才清除了宵,穩定了朝政。
李孜省作為仙派的代表人物,弘治皇帝沒有殺了他滿門,還留下了他的性命,這已是皇帝慈悲,格外開恩了。沒成想他的親侄子還敢步他的後塵,出來招搖撞騙,挑起事端。
周致此時雖沒有以下為己任的雄心壯志,但因為這李順屢次幫助陳文舉,便對李順切齒痛恨。他已下定決心,必須要狠狠收拾李順。
劉惠稍稍停頓,接著道,“李順是在高昌鎮上和陳文舉相識的。當時這李順窮困不堪,正在街頭為人相面,一下子就看重了陳文舉,對陳文舉百般討好,大言陳文舉日後一定會考中舉人,考中進士,不準還能成了庶吉士。
陳文舉欣喜萬分,便和李順攪到了一起,把李順從高昌
《寒門壯子》 第八十三章 周鐵出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