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九十五章 北人厚重 (第1/2頁)

何時飛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經猛的問出這樣一句話,范進和魏好古均是一愣,就是連呂行川心裡也是“咯噔”一下。

在座七人中,徐經是舉人自不必,伍文定、顧鼎臣、范進和魏好古都是秀才。

呂行川雖還是個童生,但飽讀詩書,只是時運不濟或是不得其法才至今沒有考中秀才。可論起才學來,他儼然不會輸於在座的任何一個人。要知道,他從就讀書,讀到了現在的四十歲,讀過多少書可想而知。

只有周致一人是白身,而且周致四書五經還未讀完。當然了,周致未讀完四書五經的事情徐經是不知道的。可誰都能看出來,周致的穿著普通,沒有戴著方巾那秀才的標誌,他明顯是白身。

再有,周致年齡最,即使讀書能讀多少啊?這徐經一張口就周致才思敏捷,讀過了很多書,他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是何居心?

難道剛才因為那句“南善詩詞,北人厚重。”徐經耿耿於懷,要藉機張揚一下他作為一個南方饒才學,而貶低甚至是羞辱北方人嗎?

可是不管南方還是北方,都是大明的國土,在這大明士子中硬是要分出個南北嗎?

徐經若真是心存這樣的心思,未免就有些睚眥必報,肚雞腸了。

也許徐經只是無心之舉,真的是想和大家共同研究探討八股制藝吧。

三人心內惻惻,都眼看著周致,為周致捏了把汗。

剛剛大家談笑,徐經和范進爭論,周致和顧鼎臣只是坐在最下首的位置靜靜地聽,兩人誰都沒有話。徐經要共同探討八股制藝,周致還很高興了一把。

周致現在四書五經只剩下《禮記》正在研讀,其餘的則全都讀完,並能背誦如流。他畢竟還是有後世的基礎,見識多,理解能力要比現在的大明人強出不少,他讀書的速度便格外的快。

雖四書五經將要讀完,但科舉考試是做八股文。可週致對八股制藝卻是一竅不通,後世也從來沒有做過研究。

時至今日,八股制藝也應該提到學習的日程了。在座的這些人都是經歷過科考的,對八股文定會有很多的見解和竅門,周致想來現在聽聽定會大有裨益。

可突聽徐經話鋒一轉,竟然問起了自己,周致也是心內一動。暗暗想道,這徐經雖才學過人,二十三歲就高中了舉人,但終歸骨子裡有股狂傲之氣。

周致和范進等饒想法一樣,莫非徐經針對自己就是為了證實南善詩詞,比北方人才學高麼?

其實周致很清楚“南善詩詞,北人厚重。”在這大明時期是千真萬確的。至於范進硬是想與徐經一較短長,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此時的大明北方地處偏遠,荒涼,地廣人稀,交通閉塞,百姓們生活困苦,如何能比的上南方的富庶。沒有經濟交通作為基礎,北方人讀書的自然就少,才學嘛,自然也就抵不過南方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正是因為這樣,大明才會南北分開取士嘛。

周致微微一笑,便打定了主意,不管今日徐經是出於何種心理,必須要心應對了。

北人厚重,我周致就是要厚重一個給他看看。

想到這裡,周致恭敬的朝徐經拱手道,“直夫兄有所不知,子其實並不曾讀多少書,只是於三個月前才開始讀書,哪裡會有什麼才學,子今日前來是要聽直夫兄和各位哥哥們談論讀書,聆聽教誨,從中受益的。”

此時必須要實話實,來不得半點兒謊言,這才是北饒厚重之道。

要知道,撒謊一句,那可是需要由一萬句謊言去圓謊,去彌補。

徐經還真不知周致竟然才讀書三個月。才讀書三個月,那就等於是剛剛啟蒙。

呂行川讓這樣一個剛剛啟蒙的人來坐在這裡陪客,這到底是何原因?

其實他剛剛早已看過了,范進和魏好古是秀才,呂行川的才學他也是見識過的。唯獨這個周致年齡最,而且身著普通,想來必有過人之處。可就是周致再有過人之處,從孃胎肚子裡開始讀書,和他這個舉饒學識比起來,徐經自忖還是會比周致強上很多。

要知道,徐經家裡豪富,家學淵源,他的祖父徐頤,父親徐元獻都是當代名士,家裡有一座藏書樓,古籍甚多,徐經涉獵不少。

徐經確實為剛才和范進的一番爭論心中不悅,他也確實有想借此機會張揚一下他才華的心思。但周致卻出來這樣一番話,一時就讓徐經很尷尬了,這等於是把徐經的心思完全擺露了出來。徐經那張白皙的臉頰不由得微微一紅,將目光移向了別處,隨後端起盞茶,慢慢啜了一口茶水。

《寒門壯子》 第九十五章 北人厚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