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章 賣魚賺路費 (第1/2頁)

冷冷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龍清雪逃離海灘後,也沒地圖,不知道從哪裡可以可以進城,就沿著有人走過的路前行。

發現一個有人煙的村子,她在路邊採了幾根野草變成繩子,從空間裡挑了一條几斤重的黃唇魚,又用草繩提著進了村子。

香江福浪村,村裡的村民以打魚為主,大部分都是漁民,還有一少部分人進城打工去了。

阿黃看到一個小姑娘手裡竟然提著一條半死不活的大黃唇魚,至少可以賣兩千多塊,他又發現龍芸不是村裡的人,他眼珠子咕嚕嚕一轉,就走了過來,“小孩,你的魚賣嗎,我買了?”

“多少錢?”龍清雪儘量精簡話語,偽裝本地人不露餡兒。

“一百塊。”阿黃想的還挺美,當龍清雪不知道黃唇魚的價格嗎,現在的野生黃唇魚數量稀少,價格很高,她可不是海鮮知識小白。

“你帶我去賣魚,五五分。”龍清雪的目的是去城裡,不在乎今天這點得失。

“行。”阿黃一聽覺得也行,白得幾百塊也不錯,“我去找個桶來裝著,活魚更值錢。”

阿黃跑到最近的村民家裡借了一個木桶,在池子裡舀了半桶海水,把黃唇魚放進去,可能是在龍珠裡待過,生命力頑強,一入水就活了。

就這樣,龍清雪被阿黃帶著去了集市上坐小中巴車到了城裡,他們把魚賣給一家酒樓的老闆,得了三千塊。

雖然阿黃有點貪心,但人不壞,至少沒有把魚搶走自己賣錢,龍清雪還挺感謝他的,直接分了他兩千塊 ,“多謝。”

龍芸說完就走了,先是找一家麵館填飽肚子,然後直接上了去深水埗的中巴車。

阿黃看著龍芸離開的背影,他覺得自己運氣也太好了,就是對龍芸的身份產生了好奇,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面。

不過今天的事情,也給阿黃帶來了啟發,他或許可以做一個專賣海鮮的掮客,專門為沒有門路還捕到好貨的漁民聯絡大酒樓餐廳的老闆,互相介紹生意,掙點分成。

他這個生意不大,也不會引得別人的注意。

誰也沒想到,十幾年後,阿黃靠著這個行業積攢了廣闊的人脈,竟然成為了全香江最有名的海鮮大王。

進了城,龍清雪沒有直接去找龍家人,雖然她已經接受了原主強加給她的重擔,但是她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龍家人。

她準備在香江好好轉轉,瞭解一下七零年代的香江,然後找個好心人把她送到師爺家裡。

畢竟她一個大陸小孩既不懂粵語,也沒錢,怎麼可能找到師爺的家,她的變化不能太大,以免引起龍家人的懷疑。

七零年的香江與四十年後內地的偏遠七八線小縣城差不多。

城裡的馬路也不寬,路兩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汽車,既有精緻時尚的小轎車,也有簡單好用的麵包車,還有粗狂的小貨車、大貨車,

馬路上車水馬龍,紅白相間的小中巴,還有超大的雙層巴士……

沿著馬路遠遠望去,整條街的半空都被密密麻麻的招牌覆蓋了。

路邊的建築多是六七層的住宅樓,一樓都是門面房,雜貨店,五金店,飾品店,食品店,服裝店,中醫館……

還有明目張膽掛著牌子的洗腳店,自然是有顏色的那種,龍清雪好奇的看了一眼,發現這裡生意還挺好。

可惜她在中巴車上,不能近距離觀察,不過,以後有的是時間,會有機會看到的。

她乘坐的中巴車從全灣來到深水步,從欽州街穿行,一路經過汝州街、基隆街,這裡沿街的建築都是相同的唐樓樣式。

深水埗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這裡是以紡織製衣業聞名於外,由此帶動周邊行業發展,形成多條特色街道。

幾條街上遍佈售賣布料的店鋪,數量超過1000家,是東南亞最大的布料市場。

以時尚、潮流著稱的深水步是新坡國、汰國等地商人趨之若鶩的布料批發地。

唐樓外壁牆體顏色鮮亮,外牆的水管與空調外機交織相錯,一眼望去,整條街都是白底紅字的招牌。

中巴車來到尖紗咀碼頭,龍清雪在這裡下了車,在碼頭上就能看到隔海相望的中環矗立著許多的高樓大廈,彷彿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紀。

但只有在大廈的窗戶旁俯瞰樓下看的時候,才會發現隱藏在大廈後面的貧民窟,這裡到處是有亂搭亂建的違章建築,還有許多木頭搭的房子。

龍清雪坐著輪渡到了南丫島,經過一天的探尋,找到一處有很多漁民的碼頭,尋找

《穿越七十年代香港》 第4章 賣魚賺路費(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