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品:春秋左傳

作者:春秋·孔子

內容簡介:

《春秋》是我國現存第一部編年體的史書。“春秋”本來是春秋時代各國史書的通稱,那時不少諸侯國都有自己按年代記錄下的國史。到戰國末年,各國史書先後失傳,只有魯國的《春秋》傳了下來。它雖然用了魯國的紀年,卻記錄了各國的事,實際上是一部通史。

《春秋》的作者是魯國曆代的史官,後來經過孔子編輯、修訂。它的記事年代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為止,一共二百四十二年。它的取材範圍包括了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舊聞。後來,儒家學者把《春秋》尊為“經”,列入“五經”當中,稱為《春秋經》。

流傳到現在的《春秋》有三種,即《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漢代學者認為它們都是講解《春秋》的著作。這三傳的內容大體相同,最主要的差異是《左傳》用秦以前的古文寫成;公羊傳》和《穀梁傳》則用漢代的今文寫成,《公羊》和《谷規兩傳記事只到魯哀公十四年,《左傳》則到魯哀公十六年;《公羊傳》和〈穀梁傳》在魯襄公二十一年(前552)記了“孔子生”,而《左傳》中卻沒有。

在“講解”《春秋》的三傳中,《左傳》被認為較重要,也有學者認為它是一部與《春秋》有關的、相對獨立的史書。《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左傳》全書約十八萬字,按照魯國從隱公到哀公一共十二個國君的順序,記載了春秋時代二百五十四年間各諸侯國的政治、軍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實,內容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作者在記述史實的同時,也透露出了自己的觀點。理想和情感態度,記事寫人具有相當的藝術性,運用了不少巧妙的文學手法,兒其是寫戰爭和外交辭令,成為全書中最為精彩的部分。因此,《左傳》不僅是一部傑出的編年史著作,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著作。

有關《左傳》的作者,至今仍然沒有一致的看法。唐代以前,人們大多相信作者是與孔子同時的魯國史官左丘明。但是這一稅法存在很多矛盾,唐以後不斷有人提出懷疑,有人認為作者是一位不知名的史學家,也有人認為作者不止一人。不過,大多數人認為,《左傳》的編定成書是在戰國初年。

西晉的杜預將本來分開的《春秋》和《左傳》編在一起,加上前人的註釋,稱為〈春秋經傳集解》。唐代的孔穎達為杜預注作廠疏並附上陸德明的《左傳音義》,稱為《春秋左傳正義〉。今大我們在清人阮元的〈十三經注疏》中看到的,就是這個本子。《左傳》在唐代被‘官方列人’十二經“,在宋代列人”十三經“,一直流傳到現在。

我們這裡選錄的《左傳》原文依據阮元的《十三經注疏》,註釋和譯文廣泛參閱了各種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左傳》原本只有紀年,沒有篇目,選錄的篇目是後加的。

正文

鄭伯克段於鄢(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

【原文】

初①,鄭武公娶於申②,日武姜③。生莊公及共叔段④。莊公寤生⑤,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⑥。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⑦,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⑧。公曰:“制,巖邑也⑨,虢叔死焉⑩,倫邑唯命⑾。”請京⑿,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過百雉⒁,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⒃。”公曰:“姜氏欲之,焉闢害⒄?”對曰:“姜氏何厭之有⒅?

不如早為之所⒆,無使滋蔓。蔓,難圖也⒇“。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22)。公於呂曰(23):“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24)。?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公曰:“無庸(25),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26)。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27)”,厚將崩。“

大叔完聚(28),繕甲兵,具卒乘(29),將襲鄭。夫人將啟之(30)。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31)。京叛大叔段。段人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於城潁(34),而

《春秋左傳兒童版》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