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7頁 (第1/2頁)

天如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換上朝服,命沐白不必快趕,一路都慢條斯理。皇帝視衛屹之為左膀右臂,自然不會輕易斬斷這隻胳膊,只是他本身就是個十分迷信的人,必然會結下心結,他又大智若愚了這麼多年,暗中防範上衛屹之是必然的。不過謝殊覺得皇帝現在最擔心的應該是她會趁機坐大勢力,她現在越是沉穩淡定,皇帝就越擔心她成竹在胸,也越發忌憚她。御書房裡寂靜非常,祥公公將謝殊引進去便退出門了,還不忘掩好殿門。皇帝坐在案後,一副正在養病的樣子,額上還圈著白帕子。謝殊見禮後,他怏怏地端著茶喝了一口,開口道:“丞相應當知道朕喚你來所謂何事吧?”“臣不知。”皇帝被噎了一下,乾咳一聲,只好自己將巴東郡那石碑的事說了。“原來如此,”謝殊繼續裝傻:“敢問陛下有何打算?”皇帝嘆了口氣:“朕自然是不信的,可郡守在摺子裡說石碑並不是新的,年代久矣,倒不像是作假的樣子,所以想問問丞相怎麼看待此事。”謝殊道:“微臣聽憑陛下做主。”皇帝又被噎了一下。他哪裡是真問謝殊有何打算,無非是想試探試探她是什麼態度罷了,哪知她根本不表態。君臣二人眼看著就要陷入尷尬的沉默,祥公公又呈了封摺子進來。謝殊看這摺子直接經由內侍送到皇帝手中,心裡驀地覺出不妙。皇帝迅速看完,臉色越來越難看,到後來竟一把摜了摺子在案上,陰沉著臉什麼也不說。謝殊朝那摺子掃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字跡,只看到落款是太史令。皇帝擺擺手,示意她離開。謝殊走出殿門,望了望陰沉沉的天際,這封摺子如果也是衝衛屹之來的,那就太是時候了,連給他應對的時間也不給。第二日早朝,太史令出列,參奏大司馬衛屹之在府中用巫蠱詛咒皇帝,人證物證俱全。滿朝譁然。衛屹之秉性深沉,即使這樣的大事也只是臉色微變,出列行禮道:“陛下明鑑,微臣對此一無所知,必然是有人栽贓嫁禍。”皇帝早就知道此事,臉上一片平靜,叫人將證據呈給衛屹之看——做蠱用的毒蟲放在罐中,皇帝的生辰八字封在罐口,另有認罪書。衛屹之接過認罪書一看,眉心微皺。居然說他早已安排了下人謀害皇帝,那下人聽聞陛下最近身體每況愈下,擔心事情敗露所以主動去投了案。最關鍵的在於這個下人不是別人,而是他的乳母,從他還在襁褓時就養在府中的老人。“屹之啊,”皇帝居然在殿上直接叫了他名字:“你是太后的侄孫,朕的侄子,朕待你如何你很清楚,你怎能做出這等事來?”前面剛出石碑的事已經讓皇帝很不快,現在再來一個巫蠱,他的疑心已經遏制不住了。當初他將衛屹之調回來是為遏制謝殊的,如今這二人反而越來越親近,還傳出諸多不雅的傳聞來,愈發讓他懷疑。衛屹之既然會陽奉陰違,那麼會做出其他事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皇帝忍不住暗忖,也許他是見自己和太子緩和了關係,怕九兒沒有機會才生了別的心思呢?衛屹之放下認罪書:“陛下對微臣恩寵有加,微臣一直謹記在心,絕對不敢有冒犯之舉,還請陛下明察。”楊嶠趕緊幫他說話:“陛下明鑑,必然是有人暗中陷害大司馬。陛下想想漢時太子劉據的冤案,千萬不要錯怪好人啊。”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皇帝更氣。劉據是漢武帝的太子,衛屹之是什麼?只是他的侄子罷了!原本就說著謀反的事,又來這一句,簡直是火上澆油。“朕也想細查,可如今證據確鑿,還有什麼好查的!”皇帝動了怒氣:“武陵王,你可還有話說?”衛屹之垂眼:“微臣無話可說。”楊嶠真是急死了,這種時候居然病急亂投醫般轉頭去看謝殊,還以為她會真如傳聞中那般對衛屹之真情厚意,肯定會幫他。然而謝殊只是平靜地站著,一言不發。“來人,將武陵王軟禁府中,徹查此案。”皇帝甩袖離去。事發突然,滿朝文武中大多數都還在驚愕當中,一時也沒人離開,只有謝殊轉身徑自出了殿門,彷彿與衛屹之毫無關係。謝冉目視著她的背影,又看一眼衛屹之,不知怎麼,心中居然生出了幾分暢快。這一晚註定不平靜,各大世家都必定秉燭商議對策。王敬之負手站在窗邊,光祿大夫王慕已經勸了他很久。“這有什麼好猶豫的?這麼好的機會,如果不對武陵王動手,我們王傢什麼時候才有機會出頭?”王敬之一向疏狂懶散的神情被肅然取代,半晌,只是笑了一聲:“只怕沒這麼簡單,別忘了還有丞相在,他什麼動作都沒有,我們又豈敢輕舉妄動。若不小心走錯了棋,只怕會被他連同武陵王一起端掉吧。”王慕嗤之以鼻:“丞相好男風舉世皆知,他對武陵王垂涎久矣,自然不會落井下石,你何必忌憚他?”王敬之搖搖頭:“丞相此人,最好還是不要只看表面啊。”不只是他,其他世家也因為謝殊沒有表態而按兵不動,全都處於觀望狀態。大司馬府像是成了密閉的

《這日子沒法過了 天如玉》 第87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