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頁)
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昔姜維有斷隴右之志,艾修治備守,積穀強兵,值歲凶旱,艾為區種,身被烏衣,手執耒耜,以率將士。上下相感,莫不盡力。艾持節守邊,所統萬數;而身不難僕虜之勞、士民之役,非執節忠勤,孰能若此。
鄧艾不僅為軍士屯田如此辛勞,他任城陽相、汝南太守時,也同樣注重農事,史言他“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他任兗州刺史時上言說:
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今使考績之實,在於積粟富民,則交遊之路絕,浮華之原塞矣。
可見鄧艾不僅自身注意積粟,而且還主張把能否積粟作為考核官吏的準則。
在講述鄧艾興農積粟的事蹟時,也不要忘記司馬懿對鄧艾的支援,在《晉書》卷1《宣帝紀》的記載上,往往把鄧艾在淮南北搞屯田的事說成是司馬懿的功勞。司馬懿是在淮南北搞軍屯的決策者,鄧艾是執行者。《晉書》還有類似的記載,如《晉書》卷37《宗室·安平獻王孚傳》:
安平獻王孚,……宣王次弟也……出為河內典農……明帝嗣位……轉為度支尚書……孚以為禽敵制勝,宜有備預。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宜預選步騎二萬,以為二部,為討賊之備。又以關中連遭賊寇,谷帛不足,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邦,秋冬習戰陣,春夏修田桑。由是關中軍國有餘,待敵有備矣。
可是《晉書》卷1《宣帝紀》及《晉書》卷26《食貨志》均言司馬懿“表徙冀州農夫或農丁五千佃上邽”。究竟徙冀州農丁五千佃上邽的事是誰主辦的呢?看來是度支尚書司馬孚先提出建議,經太尉司馬懿同意並表請明帝批准後交司馬孚執行的。由於司馬孚先提出具體意見,所以《司馬孚傳》講得很具體而詳盡;由於司馬懿支援了司馬孚的意見,所以史臣也歸功於司馬懿。古史中類似這樣的記述往往而有。
除了淮河南北與隴右兩大軍屯基地以外,其他沿邊地帶的軍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正始年間,徵南將軍、都督荊豫諸軍事的王昶,在新野一帶“廣農墾植,倉谷盈積”;徵東將軍、都督青、徐諸軍事的胡質,也“廣農積穀,有兼年之儲。置東征臺,且佃且守”。另外,嘉平二年(250年),鎮北將軍劉靖令軍士千人,“導高梁河,造戾陵遏,開車箱渠”,“溉灌薊南北三更種稻”。至景元三年(262年)謁者樊晨又對劉靖建立的工程加以擴修,”水流乘車箱渠自薊西北逕昌平,東盡漁陽潞縣,凡所潤含四五百里,灌田萬有餘頃”。
曹魏軍屯生產者主要是現役正規軍,他們在督將率領下,五里置一營,每營六十人,且佃且守。士兵與家口分離,採取什二分體制,即十分之二計程車兵回去探親,十分之八計程車兵從事農耕和戰守。所收糧谷全部交由度支系統的官吏保管分配。軍士的衣食等生活用品從所收糧谷中撥給。士兵回家期間的稟賜常被停發。由於士兵皆為強壯勞動力,且水利灌溉條件優越,故淮南北四萬人每年勞動所得除掉開支外,政府尚可得谷五百萬斛,成為日後晉滅吳的重要經濟基礎。
五、屯田的作用及民屯的廢止
民屯起自曹操都許之歲(196年),至魏亡(265年)始止,前後共七十年。軍屯倡於建安之末,至魏亡未止。故屯田可謂與曹魏之興亡相始終。曹魏對屯田經營之勤,效果之顯著,在歷史上獨具特色,至今仍為學人所重視。曹魏屯田地域,西北起河西,東南達淮南;東北自幽燕,西南至荊襄。史言“州郡例置田官”,說明屯田範圍甚廣,但主要集中在許、鄴、洛及其鄰近地區。鄧艾言:“昔破黃巾,因為屯田,積穀於許都,以制四方”。可證許在屯田事業中之首要地位。而屯田亦借黃巾起義民眾之人力物力始得建立。許,原為豫州潁川郡一縣,位居中原,地勢平坦,由水路入淮,可抵魏吳經常交兵的淮南地區,故不僅曹操在許大興屯田,曹丕黃初二年(221年),改許為許昌,次年徵吳,仍在許昌“大興屯田”。鄴,自建安九年(204年)為操攻佔,操即以之為建立國本之地。曹丕時曾擬將冀州士家十萬戶實河南,因朝臣反對,結果只徙了一半。曹叡時,“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邽”,足證冀州從事屯田的勞動者甚多。洛陽,居東西交通要道,地理條件更優於鄴,故雖受到戰亂的嚴重破壞,仍能恢復其為全國政治中心的地位。屯田兵民亦廣泛布在洛陽四周。故當司馬懿在洛陽發動政變時,曹爽在伊水南尚能發屯田兵數千人以為衛。司馬懿暗中策劃誅滅曹爽時,曾佈置其二子司馬昭、司馬望任洛陽典農中郎將,史言司馬師“陰
《三國史話讀後感1000字》 第2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