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4部分 (第1/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自來山東名士少入秦,商鞅變法前如此,是因了秦國貧窮孱弱野蠻少文,或情有可原。商鞅變法後,秦國風華富庶不讓山東,強盛清明則遠過之,然卻依然如此,根由何在?便在‘憚法’二字!秦法嚴明,重耕戰,賞事功,舉國惟法是從;然拘禁言論,士流難得汪洋恣肆,除非大功居國而能言事,在野則言權盡滅。如此情勢,一班士人但無絕世大才必能建功,便輒懷忌憚不敢入秦。薛公毛公者,坎坷之士不拘形跡,放言成性,不通軍旅,入秦縱做你我之謀士門客,亦不得盡情施展其奇謀之能矣!蓋秦國法網恢恢,凡事皆有法式,他國能出奇制勝之謀,在秦國大半無用。士無用則無聊,何堪居之?譬如公子,短暫寂寥尚且不能忍耐,況乎年年歲歲也!”

“也是。”嬴異人恍然點頭,“呂公一說,我竟明白了過來:邯鄲遇公之後實在舒暢,士林汪洋,交遊論戰,比在咸陽舒暢多矣!”

呂不韋道:“然秦國終是秦國,執一者整肅,自有另外一番氣象。”

“好!此事我服。再說綱成君,能有甚根由?”

“綱成君之事,來日再說不遲。”呂不韋笑了,“目下我只問公子:聽得毛公薛公故事,你我回秦後謀略該當如何?”

“願公教我。”嬴異人恭恭敬敬地一拜。

“公子請起。”呂不韋大袖一扶,“公子少學,以何開篇?”

“自荀子出,秦國蒙學以《勸學》開篇。”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呂不韋點頭吟誦一句。

嬴異人一字一頓地念了起來:“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鼓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名;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故君子結於一也……”

“好!”呂不韋拍案,“便是這節,公子可悟得其中精義?”

“執一不二,沉心去躁。”

“在秦國,這個一字卻是何指?”

“……”

“在你我,這個心字又是何意?”

“……”

嬴異人木然良久,不禁又是一躬:“願公教我。”

呂不韋鄭重道:“荀子《勸學》,大謀略也!自與毛公薛公河西話別,不韋反覆思忖,你我回秦謀略便是八個字:執一不二,正心跬步。這個一,便是秦國法度。凡你我看事做事,只刻刻以法度衡量,斷不至錯也。這個心,便是步步為營不圖僥倖。連同公子,目下秦國是一王兩儲三代國君,及公子執掌公器,十年二十年未可料也。如此漫漫長途,心浮氣躁便可能隨時鑄成大錯,非步步踏實不能走到最後。雖則如此,秦國後繼大勢已明,只要公子沉住心氣,事無不成!”

嬴異人緊緊咬著嘴唇,雙眼直稜稜盯著窗外黑沉沉的夜空,心頭卻在轟轟做響,趙姬啊趙姬,你等著我,嬴異人一定用隆重的王后禮儀接你回來!

五、灃京廢墟的遠古洞窟

嬴柱正捧著一卷竹簡發愣,鼻端飄來一陣撩人心神的異香。

“整日窩書房,曉得多辛苦了。”一雙玉臂柔柔地抱了過來。嬴柱拍拍胸前那雙細巧的手一聲嘆息:“老之將至,其言昏矣!你說父王這詔書我如何便揣摩不透?”身後女子吃吃笑道:“不曉得夫人可以看麼?”嬴柱不禁一笑,伸手將女子攬了過來用竹簡輕輕拍著她臉龐:“牢獄一回規矩了?考你,看了。”順手便將竹簡插進了女子雪白鼓脹的胸脯。女子一陣咯咯嬌笑:“褻瀆王命也,曉得無?”嬴柱兩手伸進女子胸衣揉弄笑道:“食色性也,與王道何干?快看!看不出名堂受罰!”

華陽夫人咯咯笑著從胸前抽出竹簡展開,眼光一掃便跳了起來拍手笑叫:“如此好事為何不說?該受罰!”嬴柱沮喪地一笑著:“立嫡事早明,有甚說頭?”“早明早明!好你個蠢也!”華陽夫人竹簡連連點著嬴柱玉冠,“那是密詔,這是明詔!那是駟車庶長行事,這是父母行事!那是遙遙無期,這是秋分便行!你當真掂量不得輕重了?”嬴柱不耐地擼過啪啪敲在頭上的竹簡嘩啦展開:“有甚不同?一個樣!你只說,這句‘該當處置者早日綢繆,當密則密’所指何來?”

“曉得了,聽我說。”華陽夫人偎到嬴柱身邊笑了,“夫君明察:秋分給子楚行加冠大禮,距今尚有兩月,老父王

《陽謀正版書籍免費閱讀》 第6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