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序(1)
1962年,胡適在臺灣的一個酒會上突發心臟病去世。他在寶島度過了人生最後的四年,靜靜地躺在臺北近郊的墓園中,“不少過境臺灣的學人會在這裡獻上一束鮮花,腦中彷佛滑過一世紀來中國知識分子的沉浮。”
隨之雲散的是一些慧星般的名字或者浮突在書冊上的腳跡。1976年,林語堂病逝於香港,隨後移靈臺北。雷震1979年病逝,由於他生前要求不聲望,喪禮稍嫌冷清。1987年,梁實秋病逝臺北,留下了後人難忘的學術典範。錢穆,傅斯年、羅家倫,蔣夢鱗……斯人獨去時,身後留下悵然一片。他們當年渡海赴臺,身負在學術與政治兩岸間不得自拔,但如同一篇推定胡適先生身後的斷論所稱:
“可以認同的一點是:胡適是個學者,甚至是很著名的學者,然偉大與否則各有認識。胡適一生既有在中國推行民主的大志願,又遭遇了國共雙方不待見的尷尬,直至國民黨敗退臺灣,胡適受蔣介石之邀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職務,胡適的自由、民主實踐也只是紙上之夢。不過,1962年在臺以院長身份去世,多少使國民黨政府博了個尊重文化人的名聲,這對胡適來說,是幸與不幸,都難以蓋棺定論。”而這些逝去經年的名字,又何曾有幾個脫離出政治的評價與學術的功成。當年錢穆曾被毛澤東點名批評為“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所能控制的極少數人”。為了對抗1966年中國內地的文化大革命,蔣介石發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73歲的錢穆在此時受邀移居臺灣。學術終難脫逃政治使用的尷尬。而多年後的今日,他的著作開始大面積地登陸,人們已忘記了他身上的那些政治的痕跡 ,甚至忘記了他在臺灣,更多的人記住的不過他是中國的一位學術大家而已。而那位雷震先生,所推行的主義則成為後人追認他的方式。這些從一九四九年後就與故國大陸脫離開文化傳承的學界大師,則在今日再渡大海,被大陸學界追認與傳承。
歷史的弔詭與傳承啟合總會有自己的迷樣通道,他們不過是符號或者是傳奇部分的音符。更多的政治的外表退去,在今天,對於中國一代,我們看到的仍然是他們迷樣的背影。年代不過是背景。
文化斷層,在中國已經日益成為沉重並且隆重的話題。從“五四”的文化斷層開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出現過多次斷代。對過去的文化精髓的淡忘或無視,已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這種文化知覺麻木的現象並非是新知識爆炸的副產品,而是更多地因為了知識遮蔽的結果。
1949年,中國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國家發生了變化,政治發生了變化,人情發生了變化,事物發生了變化,文化發生了變化。這一年,在中國的文化領域,發生了兩件大事:從人文上來講,很多文化大師都去了臺灣;從物質上來講,故宮的大多數國寶被轉移到了海峽對岸。
這一個地理與政治意義上的文化斷代,不期然地也給國人的心理造成了文化斷代。以人文為例,那些前半生對我們還如雷貫耳的文化名人,其後半生就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以及文化記載之中。這種遺忘居然很清晰地就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在將近一個甲子以後的2007年,當我們重新回顧這些人物的時候,會發現我們對他們的記憶與認識仍有許多的殘缺。他們離開中國內地之後的行蹤、作為,並不完全記載於我們的文化檔案裡。
譬如,並非很多人都知道:那個被魯迅痛罵的梁實秋,他後來對臺灣的英文教育影響甚大;而被毛澤東點名批評的錢穆,受到蔣介石的高度禮遇,晚年又被捲入民進黨對國民黨的###之中;羅家倫,曾經的清華大學校長,他在臺灣曾經努力推廣過簡體字,最後落寞地成為一個國民黨黨史研究家;1967年,從海外被邀至臺灣定居的林語堂,在島內掀起一場“紅學”大辯論,他以客卿身分與蔣介石相處在臺北陽明山上;蔣夢麟,當年的北大校長,晚年居然成為了“臺灣現代農業之父”,他還堅持推動了臺灣的人口節育政策;而上世紀40年代畢業於西南聯大哲學心理學系的湖北黃岡人殷海光,在臺灣經歷了從追隨蔣介石到反對蔣介石的巨大轉變,最終成為臺灣自由知識分子的領袖;還有雷震,1950年他成為蔣介石的智囊,卻最終反對蔣而成為臺灣著名的政治迫害案件主角……。 最好的txt下載網
序(2)
這些文化大師,當年的知識精英分子,現在我們已習慣於稱呼為文化大師,他們的命運在我們的記憶中是不連貫的。在這個時候來重讀他們,尋找他們留在臺灣的故事,他們的名字一個個重新被啟用:梁實秋、
《移居臺灣的方法》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