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8章 冰釋前嫌 (第1/1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俊和劉寧二人聽罷,一陣潸然淚下,感覺此前一切的付出,都是值了。 蔣幹和崔通二人聽罷,頓時猶如重錘擊腦,眼前一片黑暗。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陛下為了匈奴人要放棄我們嗎?” 二人立即跪倒在地,齊聲說道: “我等願意追隨陛下,鞍前馬後,死而無憾。 從此以後,再也不與劉俊、劉禮二位賢王以及眾匈奴將士為敵。” 冉閔聽後大喜。 其實他早就預料到了此番場景,自從自己被俘以後,蔣幹和崔通二人既沒有投靠向東晉,也沒有投靠向燕國,更沒有投靠向秦國。 這一切跡象表明,蔣幹和崔通二人對自己忠心耿耿,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到來,怎麼可能因為一句“你們走吧”就放棄追隨自己的念頭呢? 不過,剛才此舉也是險之又險,如果蔣幹和崔通二人真的轉身離去,那他將失去最為忠心的兩名將領。 好在,蔣幹和崔通二人忠心不變,並沒有因為自己偏袒劉俊和劉寧二人而放棄繼續追隨自己的想法。 冉閔連忙上前,扶起二人,哈哈大笑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你們二人對我的忠心,我冉閔也從來沒有懷疑過。” 蔣幹和崔通二人聽後,一陣臉黑,心道: “剛才你還叫我們二人回去,如今卻說我們二人對你的忠心從來沒有懷疑過。 這,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時之間,蔣幹和崔通二人覺得冉閔有些變了,不再像從前的那樣直爽,卻是令人捉摸不透。 冉閔心中高興,於是笑道: “今日我們故友相逢,我實在是高興,我們應當舉杯慶祝,你們說是不是?” 眾人聽罷,也是心中高興。 劉寧道:“陛下,我現在便叫將士們準備酒肉!” 劉寧正要離去,卻聽崔通說道:“不用,軍營之中條件艱苦,我們何不到城外慶賀一番?” 冉閔有些納悶,還未開口,只聽崔通又道: “陛下,軹關城外有一個小鎮,名叫軹關鎮。那裡有一家酒莊,飯菜相當可口,我們何不到他那兒去?” 冉閔聽後,心情大好,於是說道:“如此甚好!走!” 此時,一定要給崔通和蔣幹二人足夠的面子,切不可再以“城外還有追兵,此時宜加強防守”為理由,搏了他們二人的臉面。 冉閔看向呼延信和申道生二人,說道:“兩位將軍,你們二人且在此守衛城池。” 呼延信和申道生二人聽罷,齊齊拱手道:“是,陛下!” 冉閔、劉俊、劉寧、蔣幹、崔通五人騎馬出城,前行約四五里地,只見前方出現一個村鎮。 村鎮不大,此時正值中午,農戶家中已經炊煙升起。 五人進入村鎮,城鎮之中人來人往,挑擔的,擺攤的,來來往往。 賣菜的,賣肉的,皆在大聲吆喝,相當熱鬧。 在街道的兩側,均為一層民房,有布店,有藥鋪,裡面擺滿了各種物件,琳琅滿目。 “大將軍,大司農,看來野王城周邊在你們二人的治理之下,百姓安居,物阜民豐,甚是興旺繁榮啊!” 蔣幹見冉閔表揚自己二人,一時也是十分得意,遂道: “陛下,野王本就位於太行山南麓,黃河以北,背山面水,氣侯溫和,河流縱橫,土地平沃,人口眾多。 只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戰爭頻發,百姓常常舉家遷徙。 我和大司農二人去年來到此地之時,正是六月時分,麥收之時。我們薄役輕徭,鼓勵百姓生產。 並在去年冬季之時,派出軍隊幫助百姓挖掘河渠,平整田地。 四處的流民聽說之後,紛紛乘著黃河結冰之時舉家來投。 後來,我們從百姓之中徵召年輕壯士,組建軍隊,且耕且戰,一邊生產,一邊戰鬥,共同保衛家園。 今年春耕之時,我們又派出500匹戰馬幫助百姓耕種,四周的流民聽說之後,又有許多遷徙至此,甚至就連黃河對面河洛地區的百姓也是遷徙至此。 至目前為止,野王已有兩年時間沒有發生戰爭,常住人口已經達到了1萬多戶。”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道:“你們二人既是能征善戰的將才,也是管理百姓的相才。我冉閔有你二人輔助,真是天助我也。” 蔣幹和崔通二人見冉閔如此高度評價自己,心中一時美滋滋的。 此時,蔣幹說道: “陛下,這論管理百姓,還是大司農的功勞。 我們二人到達野王之後,便明確分工,由我負責政務,由大司農負責農業生產。 至於薄役輕徭,鼓勵生產,招收流民,修築堤壩,這一切都是大司農的想法啊!” 崔通見蔣幹將功勞全推給了了自己,於是不好意思地說道: “大將軍真是謙虛了,若是沒有大將軍的正確領導,哪來得今日野王城的繁榮穩定?” 冉閔聽後,再次哈哈大笑,拍著蔣幹和崔通二人的肩膀道: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胡屠夫的態度變化反映了什麼現象》 第158章 冰釋前嫌(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