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太行道 (第1/1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院內傳來小胖子劉魁的哭喊聲音,劉寧聽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連忙抬起頭來向院內望去。 “走,我們到外面再說!” 冉閔並不想讓劉寧知道剛才發生的事情,於是大步向外面走去,邊走邊問道: “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這麼慌張?” 劉寧聽罷,連忙跟在冉閔的身後,說道: “幷州刺史張平傳來訊息,說劉務桓帶領1萬名匈奴將士和拓跋鮮卑將士穿過絳北大峽谷,準備借道高都(今山西省晉城市),向天井關進發。” 冉閔聽後,心中一驚。 天井關是太行陘上的一座關卡,而太行陘則是太行八陘由西向東的第二陘。 在沒有“太行八陘”這個說法之前,太行陘被稱之為太行道。 太行道北起高都(今山西省晉城市),南接野王(今河南省沁陽市),崇山峻嶺之間,山道如絲,蜿蜒盤繞,猶如羊腸,是著名的兵家要地和商旅通衢。 秦昭王四十四年,秦國名將白起率兵從河東地區(今山西省運城市),穿越軹道,攻伐韓國的野王城。 而後,又派兵阻斷了太行道,斷絕了韓國上黨郡(今山西省長治市)與國都(現河南省新鄭市)之間的聯絡,使得上黨郡成為一塊飛地。 但是,韓國並不想將上黨之地交給秦國,於是便送於了趙國,由此引發了著名的長平之戰。 隨後,數十萬將士從野王出發,經太行道北上,開赴長平戰場,最終坑殺了趙軍40餘萬將士。 此戰之後,秦國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併為秦始皇后來一統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天井關位於太行道上,建立於西漢時期,乃是天下名關,自古有“形勝名天下,危關壓太行”的說法。 佔據了天井關,便可完全截斷太行道,斷絕上黨地區與野王之間的聯絡。 但是,若是讓對方佔領了天井關,那麼慕容鮮卑將士、拓跋鮮卑將士和匈奴將士以及秦國將士就可能沿著太行道而下,直接進攻野王。 如此,自己可就危險了。 冉閔停住腳步,扭頭看向劉寧,又問:“後來呢?” 劉寧又道:“張平一邊設計拖住劉務桓,一邊派人向野王通報,讓我們早做準備,提前守住天井關。” 冉閔點了點頭,對劉寧說道:“右賢王,今後這軹關我就交給你和左賢王(劉俊)二人了。 在此期間,你們萬萬不可外出作戰,即便是對方萬般辱罵,你們也切切不可外出。 你們只要能守住軹關,那麼慕容鮮卑除非長了翅膀,否則他們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越過軹關的。” 劉寧聽後,神色嚴肅,拱手道:“請陛下放心,臣即便戰死,也要為陛下守住軹關。” 冉閔聽後,微微一笑,說道: “以後再不要動不動就說什麼戰死的話,讓人覺得晦氣。 軹關三面環水,背靠太行,居高臨下,易守難攻,不是那麼好攻克的。 只要你們閉關不出,即便對方有上萬人馬,也奈何不得。” 冉閔倒不怕慕容鮮卑將士主動攻城,就怕劉寧一時激動,帶兵出城作戰。 劉寧聽懂了冉閔的意思,於是又道:“請陛下放心,我不會冒然出城的。” 冉閔聽罷,這才放心。 由於時間緊迫,冉閔也來不及與雪晴和劉俊等人告別,於是騎上戰馬,便向野王城駛去。 墨龍不愧為一匹千里馬,腳力悠長,至黃昏時分,已到達野王城中。 野王(今河南省沁陽市),南臨黃河,北靠太行,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野王城位於沁河的西岸,城高五丈,長寬各有兩裡之地。 沁水繞城而過,將士們挖掘壕溝,引來沁水,作為護城河,使得野王城更加易守難攻。 野王城中,申道生帶領的500名騎兵早已準備完畢。 將士們個個身騎戰馬,頭戴皮帽,身披馬皮外套,手戴皮套,雙腳穿皮靴,雙腿上裹有護腿。 將士們見到冉閔到來,一個個頓時神情大振,眼神之中充滿了狂熱的崇拜之情。 這500將士可是在軹關之上親眼看見冉閔大殺四方的。 此時,蔣幹和崔通二人上前。 蔣幹對冉閔報告道:“陛下,人馬已經準備完畢,將士們先行攜帶了七日份的乾糧,稍後我們還會為將士們送去糧食的。” 蔣幹畢竟是冉魏王朝的大將軍,作戰多年,經驗豐富,在冉閔未到達野王之前,便已經將出徵所有的工作準備地妥妥當當。 冉閔點了點頭,問道:“為張平準備的禮物如何呢?” 蔣幹一揮手,一名將士上前,手中捧著一個長條形的方盒。 蔣幹接過方盒,而後開啟,裡面平放著一把帶鞘的金刀,金光閃閃。 冉閔認識此物,此物原是後趙皇帝石勒的隨身寶刀,後來石勒的侄子石虎篡權奪位之後,又據為己有,經常掛在腰間。 也可以說,這把金刀是除去傳國璽印之外,可以象徵石氏皇權的代表物之一。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胡屠夫的態度變化反映了什麼現象》 第165章 太行道(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