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穿越軹道 (第1/2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旁的代王拓跋什翼犍聽後,也是一陣長嘆,說道: “將軍,如今冉閔穿過太行山脈,佔領軹道,已將我軍甩於太行山脈的北麓。 此時,再強行追擊,佔領軹道,已是沒有半點可能了!” 拓跋什翼犍與慕容評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當年拓跋什翼犍迎娶慕容皝之女,就是慕容評做的媒。 所以說,拓跋什翼犍對慕容評還是非常感謝的。 慕容評抬起頭來,看向拓跋什翼犍,問道:“代王有何高見?” 拓跋什翼犍坐下身來,緩緩地說道: “冉閔此次穿越軹道,明顯著是奔著盤踞在野王(今河南省沁陽市)的蔣幹而去的。 此時,唯有向燕皇和秦皇報告,令燕國和秦國同時出兵,東西夾擊野王才是上上之策!” 慕容評聽後,雙手後背,來回踱步,他不是沒有想過向燕國皇帝慕容儁報告,只是他帶領3萬騎兵而來,圍剿盤踞在晉陽城(今山西省太原市)的3000名匈奴將士。 可是,不僅3萬騎兵折損2萬有餘,如今只剩下不到1萬人馬,他實在是拉不下這張老臉,叫朝中之人笑話。 慕容評來回踱步,舉棋不定,並未說話。 拓跋什翼犍見狀,心中早已明白了慕容評所想,於是站起身來,走到地圖跟前,對慕容評又道: “將軍,你看,野王位於太行山南麓,北邊是太行山脈,南邊是黃河,東邊是燕國,西邊是秦國。 從地圖上看,野王其實是一座死城。 蔣幹之所以能夠佔據野王,其實不過是燕國和秦國都將野王當作是一塊緩衝之地,避免雙方直接發生衝突而已。 如果此時我們派兵守住軹道,再派人前往高都(今山西省晉城市),如此便完全截斷了冉閔等人再次北上的道路。 野王的南邊是黃河,短時間之內冉閔也不可能建造大量的船隻渡過黃河去。 此時,若是燕國和秦國同時東西夾擊,您說,冉閔還有什麼路可逃呢?” 慕容評看罷,頓時心喜,先前的籠罩在心頭的陰霾一掃而光,於是說道: “代王的建議不錯,我現在就報告陛下,就說冉閔已經被我們趕到了野王,叫陛下立即派兵圍剿。” 拓跋什翼犍點了點頭,笑道:“如此說來,我們此次圍剿冉閔,也並不算失敗!” 慕容評聽後,看向拓跋什翼犍,二人會意,一陣哈哈大笑。 又是經過兩天的連續行軍,冉閔和劉寧等人終於沿著軹道走出王屋山脈,來到了封門口。 封門口位於軹關陘的最南端,出了封門口,便到了中原地帶,一馬平川。 封門口,顧名思義,就是封鎖門戶的意思。 也就是說,只要佔領了封門口,就可以徹底封鎖住軹關陘,從而截斷從山西通往河南的南下道路,或是從河南通往山西的北上道路。 在封門口處,有一座城池,名叫軹關。 軹關不大,但卻位於三面環水的高臺之上,背靠太行山脈,位置險要,防禦堅固,易守難攻,正緊緊地鎖住軹關陘。 眾人來到軹關,一顆懸在嗓子眼上的心終於落地了。 此時,蔣幹早已派來1000名將士,提前來到軹關,迎接冉閔。 “臣崔通見過陛下!” 崔通俯身叩拜。 冉閔見到崔通,頓時心中高興。 崔通可是自己的老部下了,當年自己反叛後趙之後,崔通一直跟隨自己作戰,戰石琨、殺石鑑、戰蒼亭、討劉顯。 因戰功赫赫,被自己封為大司農,專門負責田地、糧食及錢貨金帛的管理。 在自己與燕國決戰之時,崔通隨蔣幹等人留守鄴城,鎮守後方。 沒想到時隔近兩年之久,再次見到崔通,這令冉閔喜不自禁。 冉閔迅速上前,扶起崔通,感慨地說道: “這些年來,可是苦了你們了!” 崔通聽後大驚,以前的冉閔可完全不是這樣,那時的冉閔目中無人,趾高氣昂,哪有這般心思體貼關心下屬。 如今時隔兩年之久,冉閔卻變得仁慈和藹了許多,更加富有人情味,更加體貼下屬了。 或許這也是這兩年冉閔由盛變衰,由皇帝淪落為囚徒的內心真實變化吧! 崔通一陣感動,一陣心酸,不由地鼻子一酸,眼淚嘩啦啦地流了下來。 “陛下,這兩年,您也受苦了!” 冉閔聽後,哈哈大笑道:“莫哭!莫哭!讓將士們看到了,成何體統?” 崔通聽後,連忙用衣袖擦去眼淚,連連點頭。 冉閔轉過身來,看向劉寧,又轉身看向崔通和申道生二人,說道: “劉寧將軍隨我一路奔波,將士們甚是辛苦。你們二人現在立即派出將士,去王屋山中砍來樹木,製作拒馬、柴障和阻馬樁,將軹道完全封鎖。” 崔通和申道生二人聽後,齊齊拱手道:“臣遵命!” 冉閔又看向崔通,說道: “你現在派人立即前往野王,告訴蔣幹,就說如今慕容鮮卑追兵在後,這幾日我需要鎮守軹關,待慕容鮮卑追兵徹底退去之後,我再回野王。” 崔通聽後,連連答應,當即派出一名傳令兵,騎馬前往野王而去。 600名匈奴將士進入軹關之中,防備慕容鮮卑追兵。 軹關位於
《胡屠夫的態度變化反映了什麼現象》 第154章 穿越軹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