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頁)
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謀硐幀8帽ǜ嫠擔�錄悠掠胗⒐�詼�涎塹鈉淥�焱廖薹ǖ摯谷站�墓セ鰨��綣�性��幕埃�步鍪巧倭俊U庖磺楸ú喚鍪谷氈景殘墓セ饔⒕�蟮兀�彩谷氈靜輝俟寺峭度胝餉炊嘧試垂セ髡渲楦塾朊攔�蟮亍�
偷襲珍珠港在當地時間12月7日早晨快8點時發生。第一波攻擊是由183架轟炸機組成。約一小時後,由167架轟炸機組成的第二波來襲。那兒的美軍完全沒準備,造成4500人死傷,其中有3/4喪生或失蹤被認定可能喪生了。美國也損失了4艘戰艦、約180架飛機及3艘驅逐艦。此外,另外4艘戰艦、約80架飛機及3艘輕型巡洋艦嚴重受損。日本方面的損失只有5艘潛水艇、29架飛機及大約60名士兵。
雖然美軍損失慘重,日軍其實能夠且應該對珍珠港施加更重的攻擊。南雲艦長被若干同事批評只發動兩波空襲,且未能摧毀大油庫、機器工廠與其他修理設施、飛機庫及許多未受損或僅區域性受損的艦艇與飛機。軍事上,這次攻擊並不那麼真正成功。這好像是日軍不相信他們能夠對珍珠港施加巨大損害,因此過早撤退。
這次攻擊不是軍事行動效率的模範,但它當然足夠把美國立即拖進戰爭之中報復日本。美國人民對日本的卑鄙偷襲公開表示憤慨,不干預主義因此被拋棄。
日軍未經宣戰就攻擊,這一事實對於許多人乃是行為卑鄙的清楚證據。日本聲稱,這不是他們故意疏忽,而是在華盛頓的日本大使館人員在外交上搞糟了,結果在攻擊發生一小時後通知才到達,而不是攻擊前半小時通知到達。這已成為有爭論的問題,但事實上這整個問題因被忽視的吉蘭丹攻擊而成為學術問題。即使通知在攻擊珍珠港前半小時準時到達,這個通知也仍然是在攻擊吉蘭丹一小時後抵達,而後者也同樣未經宣戰。換言之,儘管日本官方否認,“珍珠港事件”無疑是一件未事先正式通知的蓄意攻擊——這事被日本高階軍人視為恥辱,包括一流的戰鬥機飛行員井三郎。另一方面,鑑於日本在日清、日俄戰爭中所使用的戰術,這次“偷襲”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應該是令人吃驚的。
儘管日本未能事先正式宣戰,美國領導人士是否真的未防日本會出這一招的問題,是更加引人爭論的。一個極端的說法,有人認為“珍珠港事件”是羅斯福及其同僚的陰謀,他們知道所有有關日本即將攻擊珍珠港的事,但允許或甚至鼓勵這事發生,犧牲美國人生命,以便把美國拖進對日本盟國德國的戰爭。另一個極端的說法,有人只是感覺日本在美國自鳴得意時出其不意。支援與反駁這兩種意見的證據都有,而事實真相可能永遠查不出。
有關“珍珠港事件”的著作非常豐富,而對事件的解釋也各式各樣。大抵修正論的觀點傾向於“陰謀論”或“隱瞞論”,且傾向在戰後幾年達到頂點,他們包括約翰·福林(John Flynn)、喬治·摩根斯坦(George Morgenstern)、查爾斯·比爾德(Charles Beard)、勞勃·席歐巴德(Robert Theobald)、哈斯本·金莫(Husband Kimmel)。有關後來的修正論例子,見英國廣播公司第二臺1992年4月5日“觀察時代”(Timewatch)節目錄影“珍珠港的犧牲”。反對修正論者的人包括撒母耳·摩裡森(Samuel Morison)、勞勃塔·沃爾史泰特(Roberta Wohlstetter)、哥登·普朗治(Gordon Prange)、亨利·克洛森與布魯斯·李(Henry Clausen and Bruce Lee)。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五節 太平洋戰爭(2)
當然,關於這次偷襲事先無疑有許多警告徵候,包括密碼攔截、雷達訊號、目擊以及不僅美國情報員獲得的情報,也有諸如荷蘭等其他國家給美國的情報。主要問題是,這些警告當時是否被認真看待。當時,可能被預期多少能認識日本及其軍事能力的駐東京美國大使館的一名海軍武官,正談論“在24小時內打垮日本”。海軍裡有許多人正談論要在參加大西洋戰役前“打倒這個黃面板的小弟”。這樣的態度不足以認真看待日本的軍事威脅以至密切注意所有的徵兆。無疑,美國人的確驕矜自滿。
另一方面,有另一件可確定的事:確實渴望一戰的人(包括領導階層的某些人)因“珍珠港事件”而得以讓他們的願望獲得實現。日本可能給予美國比人們想象的還要重的一擊,但至少戰鬥已開始了。不管背景如何,事實仍然是“珍珠港事件”
《日本有多少人口》 第1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