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1/4頁)
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取與埃及的和平協議。但是,同之後不久就辭職的達揚不同,貝京對阿拉伯世界知之甚少,他還是那個波蘭猶太小鎮的孩子,一個固執的民族主義者,以摩尼教光明與黑暗對立的心態看待猶太人的鬥爭,在感情上非常依戀猶太教和聖經時代的以色列。在吉米·卡特的倡議下,貝京與薩達特進行了談判,他堅持“耶路撒冷仍將是以色列永不可分割的首都”,經過投票決定,以色列議會將該原則寫入了以色列法律。貝京受到其農業部長阿里爾·沙龍推土機般精力的驅使,決定“確保耶路撒冷作為猶太民族永久的首都”,他加速了沙龍所謂的“圍繞阿拉伯社群外圍”“發展一個大耶路撒冷”的建設計劃。
1982年4月,一名以色列預備役軍人艾倫·古德曼(Alan Goodman)在聖殿山射殺了兩個阿拉伯人。穆夫提經常提醒阿拉伯人,猶太人想要在阿克薩清真寺的位置上重建聖殿,經此事件,現在阿拉伯人急切地想知道是否真有這個秘密計劃。絕大多數以色列人和猶太人完全排斥這樣的事情,並且大部分極端正統派猶太人認為人類不應該插手上帝的工作,僅有大約一千名猶太基要主義者組成各類組織,如主張謀求在聖殿山祈禱權利的“聖殿山信仰者”,以及聲稱為第三聖殿培養祭司的“建立聖殿運動”。但即便在最極端的狂熱分子中,也只有極小一部分人陰謀摧毀這座清真寺,而且到目前為止,以色列警察已經挫敗了他們所有的陰謀。他們這種暴行不僅對穆斯林而言是一場災難,對以色列國來說亦是如此。
1982年,貝京透過入侵黎巴嫩(阿拉法特在那裡取得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回擊了巴解組織對以色列外交官和平民的襲擊。阿拉法特和他的武裝力量被迫離開貝魯特,轉移到突尼西亞。然而,這場由國防部長沙龍策劃的戰爭使以色列政府陷入泥潭,它最終演變成基督徒民兵對薩布拉和夏蒂拉難民營中三百至七百名巴勒斯坦平民的殘酷屠殺。對暴行負有間接責任的沙龍被迫辭去國防部長一職,貝京的政治生涯也在失望、辭職和眾叛親離中結束。
雙方的毫不妥協、對平民的殺戮以及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猶太定居點的擴張使得1977年燃起的和平希望破滅。1981年,薩達特被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組織暗殺,這是對他飛往耶路撒冷尋求和平的懲罰,也預示著伊斯蘭世界一股新勢力的崛起。1987年12月,一場自發的巴勒斯坦因提法達(Intifada,意為“起義”)在加沙爆發並蔓延到耶路撒冷。以色列警察在聖殿山的激戰中鎮壓了起義者。耶路撒冷街道上向身著制服的以色列士兵投擲石頭的年輕人取代巴解組織兇殘的劫機者,成為世人眼中受迫害但英勇反抗的巴勒斯坦人的新形象。
因提法達導致的權力真空很快就由新領導人和新理念填補上了:巴解組織的精英與巴勒斯坦人失去聯絡,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正取代納賽爾老掉牙的泛阿拉伯主義。1987年,伊斯蘭激進分子建立了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哈馬斯”,該組織是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一個分支,致力於發動聖戰,摧毀以色列。
科勒克承認,因提法達也“以一種基本的方式”改變了猶太人的耶路撒冷——它摧毀了城市團結之夢。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不再一起工作,也不再穿過彼此的住宅區。不僅穆斯林和猶太人之間關係緊張,猶太人內部也開始出現矛盾:極端正統派猶太人不斷針對世俗猶太人制造騷亂,後者開始搬出耶路撒冷。基督徒的耶路撒冷的古老世界正快速萎縮,到1995年,這裡僅剩下一萬四千一百名基督徒。然而,以色列的民族主義者沒有稍歇他們使耶路撒冷猶太化的計劃。沙龍公然搬進穆斯林區的一間公寓;1991年,宗教極端民族主義者開始在緊挨大衛城原址的阿拉伯西爾萬地區定居。看到自己畢生的工作被富有侵略性的救贖主義者擊潰的科勒克譴責沙龍和這些定居者,認為他們的“彌賽亞主義從古至今一直在對我們造成極大的傷害”。
因提法達間接促成了奧斯陸和談。1988年,阿拉法特接受了兩國分治方案,並決定放棄摧毀以色列的武裝鬥爭。侯賽因國王放棄了對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的主權要求,阿拉法特則計劃在這兩個地方建立一個以聖城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1992年,伊扎克·拉賓成為以色列總理,他鎮壓了因提法達。拉賓為人直率且韌性十足,擁有取得以色列人信賴的一個和平締造者的必要品質。美國人主持了胎死腹中的馬德里和談,但大部分主要參與者不知道的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場和談,正是這場秘密和談將會取得重大進展。
這場和談始於以、巴學術界的非正
《耶路撒冷三千年音樂》 第8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