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戰長安 (第1/3頁)

東車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烈火再煉雙百日,化莫邪,利刃斷金剛。-------佚名《江城子》

話說虎牢關呂布連斬討董聯盟五員大將,一招逼退白馬將軍公孫瓚,終於惹惱了三位頂尖的英雄。張益德如烏雲墜地,關雲長如青龍出世,劉玄德如灰鳥翔空,三股各色旋風圍繞金色旋風,轟的中央戰場如同佈滿密密麻麻的彈坑,好一場曠世大戰,上演了一場三英戰呂布的千古絕唱。

呂布力敵三將,且關張二人都是萬人敵,體力漸漸不支,遂揮戟逼開劉玄德,赤兔馬旋風般從嚇得心驚膽顫的玄德身邊逃出戰圈,往虎牢關飛奔而去。袁紹見狀大喜,傳令大軍突擊,十來萬聯盟軍唯恐被被人佔了便宜,爭先恐後朝虎牢關湧去,倒把三英擠在了身後。曹操一馬當先,經過三英身旁,勒住戰馬,拱手行禮道:“玄德啊,你本世間英雄,不料你這兩個義弟竟也是絕世猛將,今日一戰,吾佩服之至,恨不得與你們日夜相聚。他日韓馥若不能善用,莫忘記我曹孟德今日相邀之情。”說著衝關羽飛過去一個媚眼,嚇得關羽渾身一激靈,趕緊閉上似睜非睜的丹鳳眼。

徐榮在關上接了呂布敗軍入城,高掛吊橋,從容擊退聯盟軍一波圍攻。呂布登上城樓,徐榮笑著迎接道:“奉先將軍之勇,實在天下無雙。今日連斬對方數員大將,當記下將軍虎牢首功。”

呂布本就是驕傲的性格,聞言大喜道:“徐將軍老成持重,守城有方,初戰就斬了衛茲,才是首功。我呂奉先全憑徐將軍調遣,為皇上守住虎牢,以報義父信任之恩。”

徐榮忙道:“奉先將軍言重了。我等都是太師心腹,自當風雨同舟。如今將軍與我同守虎牢,將軍主攻,在下主守,儘可以以少勝多,保虎牢關無虞。”

自此,討董聯盟雖然連戰難以攻克虎牢,且被呂布打的損兵折將,但兵力畢竟多出董卓軍數倍,也起到了牽制呂布、徐榮的三萬強力部隊的作用,客觀上造成了洛陽空虛;於此同時,長安東郊和長安南郊的決戰也已經拉開帷幕。

先說長安東郊之戰。自從馬騰軍得了鍾繇偽造計程車孫瑞書信,決定點西涼騎兵兩萬,羌兵三萬,共計五萬兵馬,赴安定壓制韓遂叛軍。馬騰有愛子馬超,長的一團錦繡,年方一十三歲,卻已經猿臂善射、弓馬嫻熟,從小從名師處學得一手好劍法,名曰“出手法”,又自創了一套掌法曰“西涼掌”。座下“粉澱玉龍駒”,號稱“千里一條龍”,使一口“虎頭湛金槍”,又稱“五鉤神飛亮銀槍”,成名絕技是馬家“三十六路絕命槍”,有萬夫不當之勇。

馬騰攜馬超領五萬兵,橫過戈壁灘,跨過金城郡,代替了皇甫嵩對峙韓遂的位置。馬騰、韓遂本是上下級的關係,又是感情深厚,兩方對峙多時,各自約束兵馬,不曾發生激戰。馬騰遣人送上書信,俱道漢少帝既往不咎、招安善待之意。

韓遂本不欲與馬騰為敵,見信後猶豫不決,漸漸意動。恰逢羌胡叛軍首領北宮伯玉、李文候見韓遂按兵不動,懷疑韓遂與漢軍勾結,貶韓遂為副將,任命邊章為叛軍首領,宋揚為輔;韓遂大怒之下,起軍反叛,殺死北宮伯玉、李文候、邊章等人,宋揚戰地請降,韓遂一舉成功,得到大軍十萬,與馬騰握手言和,重歸漢室,長安得知訊息,漢少帝立刻發出安撫詔命,任命韓遂為安定太守、馬騰為武威太守、皇甫嵩為天水太守,韓遂、馬騰各自領兵剿滅羌人地區叛軍,西涼叛軍終於初定,解去了長安西顧之憂,同時徹底斷去了董卓的西歸之路。

任命皇甫嵩為天水太守,自然只是陳龍的策略。西涼各地的太守,均由漢少帝任命,本身就是一場有預謀的政變,將董卓另立的漢獻帝撇在一旁,將來陳龍自然會想辦法將西涼牢牢握在手裡。

再說皇甫嵩,領五萬朝廷大軍,趕赴長安東郊戰場。皇甫嵩手下這五萬人,長期跟隨他南征北戰,並非魚腩,兵種齊備,甚是精銳。樊稠、張濟的部隊攻城多日,本已十分疲憊,加上荀攸設計騷擾營寨,焚燬攻城車輛,頗為焦頭爛額,此時探報說皇甫嵩的部隊已經到了長安北郊,立刻停止了攻城,在長安東郊挖壕溝、布陷阱,準備死守東郊,等待李傕、郭汜的援軍。李傕、郭汜接到了樊稠、張濟的求救情報,立刻上報太師,賈詡自告奮勇,押著李傕、郭汜的三萬大軍,過潼關直撲長安東郊,與皇甫嵩的朝廷部隊,樊稠、張濟的西涼兵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各自採取守勢。黃蓋、荀攸的守城部隊,終於得以喘息,將重兵調到南城,抵禦高順強攻南城的部隊,南城的甘寧終於可以喘一口氣,長安的局勢迅速扭轉過來。

皇甫嵩的部隊牽制了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的

《三國尋龍記筆趣閣》 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戰長安(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