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逢一笑 (第1/2頁)
東車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曹雪芹《紅樓夢》
話說陳龍帶領一百五十人小隊,越過重重山險,沿山間溪流,終於找到溪流在敕勒川的出口,一條高崖落下的瀑布。小隊結繩而下,落入一望無際的草甸,向著大屯的方向進發。
走到半途,幾次聽到遙遠的川口山谷間金鼓齊鳴、萬馬奔騰,趙雲的部隊顯然已經策略性的開始攻擊川口,而劉豹的匈奴騎兵也已經全體應戰,恐怕大屯裡面,能征慣戰的壯年牧民也全都上了戰場。
陳龍本想仍然等黑夜再進入大屯,儘量避免可能的摩擦,帶蔡琰趁黑夜離開。但想起昨夜的小雪,以及陣陣狼嚎,這草原之夜雖然美麗,卻太過寒冷和危險。自己雖然不懼,但蔡文姬能否忍受荒野外這樣的黑夜?更不要說遁入深山。
合計了良久,陳龍終於決定趁著天明,冒險進入大屯營救。如果沒有太多壯年男性的牧民留守,救出蔡琰後迅速脫離,也許能一舉成功。
在這重重的大山之下,陽光尚未落下,大約下午午未剛過,申時的樣子,大山的剪影漸漸籠罩草原。大屯陷入難得的午炊後的安靜時光,偶有大狗吠叫幾聲,又再次陷入安靜。
陳龍與手下匍匐在一處緩坡長草之後,近距離觀察了整個大屯。大屯四面都有明顯的馬道出口,各個蒙古包之間的間隙也足夠人員進出。大屯正中,可見三個明顯高出其他蒙古包屋頂的三個巨大的蒙古包,鶴立雞群,必然是左賢王劉豹的“王宮”居所。
陳龍心裡激動起來,蔡琰那剛剛成熟的文秀面孔,從心底深處浮起。雖然蔡琰現在並不認識裝扮成“嚴白虎”的陳龍,但在蔡邕府邸首次見面時那一點點小小默契,卻讓陳龍永生難忘。若能讓蔡琰脫離苦難,陳龍願意用一生的愛與時間讓她迴歸快樂幸福。
進入到大屯的路線有很多條,陳龍仔細觀察了一條,似乎人員進出的身影最少。陳龍帶隊小心翼翼,漸漸接近外圍馬場羊圈,草的長度大大減低,小隊只好利用圍欄隱藏身形,幸好這午後的時光,並沒有多少人出來照料牲畜。陳龍讓所有人將負重留在草原上,人人輕衣短打,只帶武器,匍匐前進。
終於靠近最外圈的蒙古包,陳龍見蒙古包基本朝向背風的南方,從幾個蒙古包的間隙中切入,儘量不發出聲息。小隊的行動雖然不如特種部隊乾淨利落,但也算合格的藏蹤匿影的小隊。
小隊漸漸深入,轉過一個四色蒙古包,門簾處忽然一動,陳龍等剛好到達,只見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整個臉蛋被草原上的風吹的有些褶皺,紅撲撲的臉蛋泛著健康,黑閃閃的大眼睛盯著陳龍身後的小隊,一動不動呆看。
陳龍忙伸手豎起食指放在嘴邊,笑眯眯看著男童,示意身後的人迅速經過。那男童被陳龍手中寒光閃閃的匕首吸引,陳龍順手耍了幾下花活,從懷中掏出點肉乾給他吸吮。那男童一把接過,竟然就這麼放過了這些長相奇怪的入侵之人。
小隊迅速行進,來到三個品字形排列的蒙古包後側,正面影影綽綽有人鎮守,陳龍繞過去觀察了一下,見幾個大包門口都有人看守,尤其是排在最南邊的大包門口,站著一個巨靈神般的壯漢,顯然是專門守護劉豹親族的衛士。
陳龍不知蔡文姬應該在哪個蒙古包裡,見那壯漢前額油光鋥亮,光禿禿不長毫毛,腦後卻是掛著一條小小的髮辮,頗像後世金人的打扮,斜披著狼皮護肩,*著右肩和右臂,肌肉虯結的小臂盡頭,蒲扇般的大手上拿著一條巨型的狼牙棒,看起來頗不好惹。
那大漢獨自守衛營帳,想來應是對自己信心十足,陳龍也覺得輕易不要惹他,於是先從後面兩個大包查起。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木製支架並蓋有天幕狀的氈子和茅草,以遮擋風雨。橢圓形尖頂開有天窗,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可用於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特別適牧民逐水草而局的生活。
陳龍望見左側大包頂上的天窗,令手下隱藏,自己輕身提起,青煙般拔地而起,輕飄飄落在天窗旁,撩起遮雨的羊氈觀察。包內昏暗,包門開向東南,既可避開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也沿襲著以日出方向為吉祥的古老傳統。帳內的中央部位,安放著高約二尺的火爐。火爐的東側放著堆放炊具的碗櫥,西邊鋪著地氈,地氈上擺放矮腿的雕花木桌。包門的兩側懸掛著牧人的馬鞭、弓箭、獵槍以及
《三國尋龍記筆趣閣》 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