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十六章 文人和庸人 (第1/2頁)

半夜浮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之處不僅僅表現在相貌言語上,還有很多肉眼不可見的方面。比如愛好了,秉性了,習慣了,心胸了,格局了…… 我們今天才算是真正見識到了口舌如刀利齒如劍的威力,舌殺文曲星於無形!且毫無後顧之憂,更沒有什麼責任。聽說過累死人不償命的,餓死人不償命的,撐死人不償命的,這罵死人的也應該概不償命。文曲星的隕落與我們可沒有直接關係,我們既沒有跟他有過肢體接觸,也沒有面對面吐沫橫飛破口相罵,我們的嗓門只是大了些,聲貝高了些,讓三界都清清楚楚聽得著我們這是在明明白白咒罵文曲星而已! 這文人的通病就是太在意名聲,氣節,德行,風骨……這些都是文人的致命點,總顯得格格不入,又卓爾不群。他們口口聲聲總標榜什麼高尚了,尊嚴了,人格了等等,可他們其中不乏像文曲星這類人,不甘寂寞,又不願拋頭露面,暗地裡卻做一些不正派的卑劣事,為了蠅營狗苟弄虛作假欺世盜名。 “這文曲星也太不經罵了,這麼想不開,就這麼幾句髒話就讓他氣絕身亡了?真令人難以置信”唐僧幽幽道。 “也許文曲星有心臟病呢,咱們也許哪句髒話觸動他的痛點,一時氣結,血液倒流就昇天了。” “你們說這做文人好呢,還是做庸人好呢?”唐僧隨口問道。 “這可是一個大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文人有文人的雅,庸人有庸人的俗,雅有雅的別緻,俗有俗的韻味,這個世道本就是雅俗共存的。雅過了頭,便沒了煙塵氣;俗過了頭,便缺少了禮教氣。兩者可以是想扶相持彼此依存,可兩者又相互排斥和難容的。文人難相容於庸人,庸人難相通於文人,文人嫌棄庸人俗不可耐;庸人又嫌棄文人太過曲高和寡。文人嫌棄庸人行事作風不安禮法循規蹈矩,庸人又嫌棄文人矯揉造作墨守成規。文人有文人的自我束縛,庸人有庸人的隨性灑脫,文人愛咬文嚼字,庸人們愛暢所欲言,文人習慣於悲秋傷春,庸人習慣於春種秋收。文人總習慣考慮超現實性的東西,而庸人們肉眼凡胎只執迷於當下現實問題,文人和庸人有著不同之處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許就是這道理,算是各有千秋”猴子條例分析給老闆。 “文人也好,庸人也罷,主要就是一個人字,人跟人骨子裡的東西是各有不同的,可本質上都得吃飯喝水穿衣蓋被,才能存活於世。一個活得心累,一個是活得身累,苟活於世怎會有身心俱安的人?只是有些人慣於隱藏和掩飾,有些人這直抒胸臆喜怒形於色。”沙和尚說。 “其實,沒臉沒皮沒心沒肺的人過的才逍遙自在,全然沒有什麼束縛憂慮,在我們這個隊伍了,我們人人完全可以說都是文人,也都是庸人。因為我們也曾在詩壇上如流星般一閃而過,我們也為了所謂的西行結束,便可回家還俗該幹嘛幹嘛。想成婚的成婚,想經商的經商,想當官的當官,各隨心意。”我緊接著說。 “文人注重氣節,庸人注重性命。單單說那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的那位,你們說說,如果他不向汨羅江縱身一躍,你們猜不出他還會有多少精美的詩句層出不窮呢。可惜他臨終時一鳴驚人,卻也是一命嗚呼就此成為絕響。只有活著的人才知道什麼是風骨,什麼是氣節,什麼是德行。若剩下病弱殘軀奄奄一息,誰還記得風骨是什麼玩意,氣節又是什麼玩意,德行又算什麼玩意?都化作一堆黃土,還怎麼去堅持氣節,風骨,德行了?留給在世的人,也許只是有鹽無味的生平而已。所以,只有活著的人才有資格去評判文人和庸人的區別,有命才有資格!有的人活著是為了心中的一種信仰,有的人活著只是為了滿足於衣食住行而已。但最終都是在別人的哭泣中,蓋棺論定,留給後人一塊無字石碑。” “半個俗來半個庸,我們也做一個來去自如的人,我們既可以是文人一列,言談舉止也可以陽春白雪;也可以屬於庸人一列,專心致志鑽研營生,不至於落到難乎為繼的境遇。可惜的是論文人,我們上不了檯面;論俗人,我們似乎還沒入流。高不成低不就,也許就是專門為我們西行隊伍量身打造的不倫不類之中。”唐僧無限感慨道。 “想那麼多無關緊要的做什麼呢?是雅是俗,大家自有公道,誰也不用刻意把自己歸於哪一類。在我們妖精的意識裡,只有活的一類,死的一類。”我斬釘截鐵的說。 “罷罷罷,糾結於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幹啥?有些人活了大半輩子也沒有搞清楚自己是雅還是俗?可在意那些又有什麼用呢?生命不會因為你選擇了雅和俗哪一方,就會平白無故再送你幾日的陽壽?那也太異想天開了。與其糾結這些虛無縹緲的命題,還不如向前多踏幾步來的真實。”唐僧繼續道。 “對對對,不能糾結,一糾結便俗了。” “對,言之有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

《豬八戒口中說的九天蕩魔祖師》 第五十六章 文人和庸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