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成(1)

作家簡介

原名王阿成。

1948年出生於黑龍江。

1966年參加工作,歷任哈爾濱市電車公司工人、煉油廠工人、城建局工人、紡織印染廠幹部。

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

1985年畢業於黑龍江科技職工大學中文系。

短篇小說《年關六賦》獲1987—1988年度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趙一曼女士》獲1995—1996年度魯迅文學獎?優秀短篇小說獎。

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哈爾濱市作家協會主席,《小說林》、《詩林》雜誌總編輯、編審。

阿成自述:無意中寫了小說

我入寫東西這個“道”是比較晚的。這可能因此佔了點便宜——多攢了點“生活”。在國內文壇一些人已經大紅大紫的時候,我還猶豫,究竟幹不幹寫小說這行呢?

先前,我並不知道國內還有“文學期刊”這種事。我真蠢得夠可以的了。我沒有想過要當一名作家。我讀中學的時候,理想也是有的。我的學校挨著一條火車專用線,整天卸煤。每天中午放學,能看到一些光著脊樑用斗子車拉煤、送煤的漢子。他們的臉上汗津津的、黑兮兮的,一口白牙,看起來特別歡樂。一天能掙五塊多錢。我特別羨慕,想著中學畢業也能與他們為伍,多棒呀。一天能掙五塊多錢,這是開玩笑嗎?有了錢,可以隨便地嘴對嘴地喝啤酒,說下流話;多痛快呀。我小時候崇尚的是個人自由。我沒有遠大的抱負,甚至對榮辱也不很清楚。那時候小,不會分析,像一隻小貓。小貓它在想什麼?什麼也不想,只想著覓食,逃避危險。

與此同時,我還有一個夢想。有一次我逃學,去那條俄式風格的中央大街上閒逛。我看見兩個青年工人穿著勞動布的工作服,工作服的上衣兜都插著一個鋼板尺(有一個還留著小鬍子),牛哄哄地走,邊走邊說著什麼。都是旁若無人的樣子,還衝著路過的年輕姑娘擠眉弄眼兒。我真是崇拜極了。心裡想,假如有一天,我也能穿上工作服,插上鋼板尺,該多瀟灑呀。

小時候,我對民族和國家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我對賴以生存的家和學校又很反感,甚至憎恨。我覺得只有一個人逃學,一個人在松花江邊玩的時候才是最愉快的,寧可讓父親毒打一頓也在所不惜。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小時候很孤僻,我只是沒有適合的朋友。有錢有身份的人家不讓他們的孩子跟我玩,怕學壞了。那時候,我願意和當地的流氓歹徒混在一起。和他們在一起我覺得很好,很愉快。他們從不歧視我。我小的時候,表達上常常很拙劣,偏偏自尊心又強,害怕面對一些大人和孩子的嘲笑,我覺得和那些比我大的流氓歹徒在一起有安全感,使人樹立了自信心,打消了對明天或後天的盲目悲觀。他們從未打過我,也沒強迫我做什麼。其實,他們的生活也分兩部分,尋歡作樂與作惡。我是他們前者的朋友。我經常把父親的菸捲偷出來給他們抽,他們誇獎我,我很幸福。如果,他們當中有誰被抓了,他們會招供說:“我是流氓歹徒,阿成那小兔崽子不是。”在“黑道”這個圈裡他們是講義氣的、公正的。我知道那些朋友不必去提防、擔心。就是後來我當了作家(他們老了),在街上碰見他們,我發現他們的眼睛裡仍舊充滿著慈愛。他們似乎知道我在隱瞞過去與他們有過交往的歷史,因此他們從不主動與我搭話,也從不說:“我認識這小子!”都是一張很平靜的臉。有時候,我一個人獨自在家,很惦記他們的生活。我覺得他們活著並不是要去恨誰,他們把握手言歡看做男子漢的精神。這就是我為什麼一看美國影片《教父》和《美國往事》,一看見“教父”和“麵條”,就淚水漣漣的原因。我老婆見了便文縐縐地對孩子說:“看,掉淚了。這就是你爸爸的根!”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阿成(2)

順便說一部中國影片《本命年》,當李慧泉得知方叉子從自己家逃走,再度亡命的時候,他痛哭起來。這一情景也讓我流了淚。我很能理解這種感情。坦率地說,我有過這樣的經歷。請記住,這些人並不是些無賴。這戲寫得好,無可挑剔,姜文演得也好,真實。

我們接著說前頭的話題。

記得有一次,我去一個親戚家回來,坐的是一列專跑郊區的小票車。這種火車的乘客很少,都是木頭座,非常簡陋。我坐的那一節車廂裡只有三個人——我和一對年輕的母子。年輕的母親無疑是一個工人。她對她的小兒子說:“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當幹

《著名作家的話》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