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八十三章 “西湖”論劍 (第1/2頁)

秋鴻來有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年時間匆匆而過,西湖已經不是那個鶯歌燕舞流淌著民脂民膏的西湖了。

一個偌大的練武場便建在西湖旁,每天有數千人在西湖四周熟練水性,磨鍊武藝。全民習武的時代降臨,一本白話版本的易經鍛骨篇,足以改變宋人那羸弱的體質。

若是有些資質,經過考核之後便可加入與東廠一牆之隔的演武堂繼續深造,不要說區區“易經鍛骨篇”,便是曾經少林不傳之秘“易筋經”,也是可以學到的。

又是一年清明,本是淫雨霏霏、煙波浩渺的季節,但西湖上卻是肅殺一片。

臨湖的演武場上,黑壓壓一片,站滿了年輕人,各個筋骨壯碩,領頭一人濃眉大眼,雙目遙望著湖面,有些期待,有些興奮。

四周的有利地形,也站滿了江湖中人,看著湖面虎視眈眈。其中不僅有漢人,更有胡人,有道士,有藏族的大喇嘛,有海外的東瀛刀客。

而在臨東的一處高地上,一個身穿明黃色繡著五爪金龍的年輕人俯瞰著西湖,雙目微眯,自有一股霸氣在胸中。

他身後站著十數位亭亭玉立的女子,身穿魚龍服,腳蹬皂靴,腰間懸著一口薄薄的細劍,若不細看,還以為是十來位女扮男裝的美人,但其實卻是十多位太監。

修煉辟邪劍譜的太監。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在江湖中,如果說誰要服了誰,便是名傳天下的五絕,也大有人不服。

比如皇帝,趙昀微微一拂袖,坐在龍椅上沉聲道:“宋臣,以你現在的修為,可能勝得了五絕,洪七公、黃藥師聽說在那條斷腿上悟出了什麼,究竟是什麼?”

董宋臣自從注射了“超級細胞”,實力突飛猛進,如今已經切切實實超一流的實力,但他卻是沒有半點高手的架勢,奴顏婢膝道:“回陛下,若是刺殺,洪教頭逃不了奴家手中的利劍,但奴家也一定會被其斃於掌下。不過,洪教頭再強,也只一人,演武堂有再多的高手,也只是一盤散沙。陛下掌握東廠,我等一百五十七人,人人都可為陛下拋頭顱灑熱血,這天下無人能抵擋三十六位一流高手、一百多位二流高手的輪番攻擊。至於兩位前輩在斷腿中悟出了什麼,奴家也不知,不過……督主閉關半年,實力卻是越發的深不可測了!”

“他終究是要走的!”

趙昀看了看那座兩層樓,眼神微眯,說道:“下旨給內閣,督促他們抓緊對西夏的戰爭,朕要他們在最短的時間裡攻破西夏的興慶府,黃金,朕需要黃金,即便他走了,朕也要囤積整個世界的黃金,他會回來的……還有草原,他說草原是最大的威脅,不得不防……”

年輕的皇帝雙目都有些赤紅,金朝已經成了過去式,曾經讓北宋頭疼了一輩子的西夏王朝,也快要分崩離析。沒一個皇帝想頂著昏庸的名頭,誰不想當秦皇漢武,誰不想青史留名,短短一年的時間,趙昀做到了。

但若是沒有了林秋提供的混亂花,大宋的軍隊能走多遠,未可知。

要改變一個民族,要富強一個國家,一年時間不夠,甚至十年都不夠。

好在大宋戰爭的車輪已經滾動了起來,想要停下,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西湖的另一邊,一群道士已經在霧氣中站了很久,連鬢角都溼潤了,但他們依舊靜靜地站著,定力非凡。

“丹陽子道長,長春子道長,真的是你們?!”

江南七怪六人繞著西湖走了大半圈,這終於找到了老熟人,於是便停了下來。

為首便是一個蒼髻道人拱手而立。

這便是馬鈺,道號丹陽子,是全真教教祖王重陽的首徒,王重陽逝世後,他便是全真教的掌教,長春子丘處機還是他的師弟。只是他閉觀靜修,極少涉足江湖,是以在武林中名氣不及丘處機,至於武功修為,卻是誰也沒有見過,無人知道深淺。

“柯大俠,幸會幸會!”

兩方都是老熟人了,沒什麼見外。

這時候,一葉扁舟在湖中若隱若現,舟上似乎立著一人,看不真切,但那洞簫之聲卻是清晰可聞。

一曲“笑傲江湖”引得周圍武林人士熱血沸騰。

“二十五年之前,華山論劍,五絕之名冠絕天下,今日西湖論劍,各位前輩請各施手段,這天下第一的名頭,看看花落誰家!”

聲音一蕩,那猶如黃鶯般動聽的聲音在湖中央盪漾開來,偌大的西湖四周,竟然都清晰可聞。

這份內力,實在浩瀚,本來還蠢蠢欲動的江湖人,立刻呼吸便是一滯。

《此地有崇山峻嶺意思》 第八十三章 “西湖”論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