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頁)
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鑑於這些原因,本書後兩章將敘述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歷史。
在非洲地圖上,地理學家用野生動物填補空白;因此,對於那些無法居住的開闊的高地,就填上大象,以彌補城市的空缺。
迪安·斯成支特
第十八章 非洲
如果受外界促進因素的影響的程度,是決定某一地區發展速度的決定性因素的話,那麼,隨便看一眼地圖即可明白,非洲所處的位置還算不錯。它北與歐洲隔地中海相望;地中海是一片狹窄且容易渡過的水域,它在歷史上的作用,與其說是個障礙,倒不如說是一條大道。東面的西奈半島是通向亞洲的橋樑,而紅海比地中海更狹窄、更易透過。最後,季風抵消了印度洋的浩瀚無垠,便利了東非和南亞之間的來回交往。
然而,歷史上,非洲與歐亞大陸隔絕的程度,比根據上述情況得出的印象要嚴重得多。這一與世隔絕至今仍是非洲大陸發展中的一個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本章將首先論述導致與世隔絕的地理環境,然後敘述非洲大陸的民族及其歷史發展的性質。
一、地理環境
本章將要研究的非洲,是指非洲大陸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分。如此限定的原因如第一章第三節所述,在於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卻是一條連線的大道。歷史上,北非人與地中海盆地周圍其他諸民族的相互影響之所以超過他們與沙漠屏障以南地區諸民族的相互影響。其原因就在於此。因此,本章研究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實際上是一座島嶼,它的北岸是撒哈拉沙漠,而不是地中海。
撒哈拉沙漠決不是與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障礙。大沙漠的東面,沿尼羅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蘇德沼澤地。這些沼澤地在歷史上構成了一個可怕的障礙。而未被港灣、海灣和內海破損的、平直的海岸線,也使非洲大陸難以接近。因此,儘管非洲的面積是歐洲的三倍,但海岸線卻比歐洲的短。缺乏與地中海、波羅的海和黑海相仿的海洋,意味著非洲內地對外部世界來說是比較難以進入的。
沿東、西海岸的100O英里長的沙洲,以及東、西兩岸的巨大的隆起地,也是有力的障礙,它使乘小船登陸十分危險。即使成功地躲過了沙洲和激浪,仍然還有另一個障礙,即滾滾河流由內地高原順著一道道懸崖向低窪沿海傾瀉而下時所形成的急流和瀑布。非洲大陸的外形象一個翻過來的茶托,這在今天能提供巨大的水力發電的潛勢。但在歷史上,沿海岸的瀑布意味著,非洲既沒有象聖勞倫斯河和亞馬孫河那樣的為進入美洲內地提供通道的、水流平緩的河流,也沒有象萊茵河和多瑙河那樣的為進入歐洲內地提供通道的河流。另外,低窪的沿海地區炎熱、潮溼的氣候,以及由這種氣候引起的熱帶病,也擋住了進入非洲的道路。內地高原通常氣候涼爽,益於健康,但沿海地區的氣候卻嚴重影響了要到內地去的人們的健康。
與外部的難以接近同樣重要的是內部的難以進入,這就是說,從非洲某一地區到另一地區也很困難。綜觀非洲大陸,其南北兩端是小而肥沃的狹長地帶。這些狹長地帶很快讓位於廣闊無垠的大沙漠,即南面的卡拉哈里沙漠和北面的撒哈拉沙漠。再往下是綿延起伏的草地或大草原,北部以蘇丹草原最為著名:“蘇丹”這一阿拉伯詞意為“黑人之國”。然後是熱帶雨林,在其最稠密的地區,比沙漠還難以穿越。
這些惡劣的自然環境,同海岸附近缺少出口、內地缺少不受阻礙的河流網一起,阻止了非洲大陸各地區間的相互影響。這必然阻礙非洲各民族的全面發展,從而解釋了草原上的複雜的大帝國和遙遠的沙漠、森林地區的狩獵團體問時並存的原因。
這一地理環境還有助於說明,歐洲人侵入非洲較其侵入美洲,在時間選擇上何以存在著反常的差別。非洲與美洲不同,幾千年來一直同歐亞大陸保持著聯絡,只是這種聯絡有時很微弱。但是,歐洲人侵入鄰近的非洲卻比侵入遙遠的美洲要遲緩很多。在美洲被開發、被殖民化以後的幾個世紀中,非洲仍是一塊“黑暗的大陸”。到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時,非洲還只是沿海地區和內陸幾個不重要的地區為人們所知曉。甚至到1900年時,大約還有四分之一大陸未被開發。非洲之所以不受歐洲推動力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應歸因於它的各種地理條件;這些地理條件結合起來,使非洲大陸有力地抵抗了外界的入侵。然而,地理環境決不是唯一的因素。車少,非洲黑人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組織的普遍的發展水平也很重要;這一發展水平甚高,足以有效地阻擋歐洲人達
《全球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第4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