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應急”方案 (第1/3頁)
李四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3月14日9時11分,南郊丈八賓館副樓一樓大廳
-----------------
省應急小組指揮中心內一片忙碌,四處人聲鼎沸,大廳進出的人都行色匆匆,在大廳東側的一個小型會議室內,來自文物局、文物研究所、建築設計院、建大、秦陵博物院的十幾名專家正爭得面紅耳赤。
文物局的專家幾乎已經聲嘶力竭,努力想要讓自己發出的聲音蓋過會議室內的嘈雜:“沒有別的辦法了!大揭頂你得用多長時間?等你揭開黃花菜都涼了,必須封閉!否則就是瀆職!就是犯罪!”
文物研究所的專家爭辯道:“我也不想大揭頂,我的意思是隻挖開封土堆有裂縫的那一邊,要不然你給我說說,咋下去?不下去咋密封?”
“虧你也是搞文保的,還挖開一邊?你但凡開啟一個角角氣密性就破壞完了,文物也就全完了!”
建大的專家紅著脖子也喊道:“現在最快的辦法就是在裂縫的地方壓力灌漿,堵住不就沒事了?”
建築設計院的專家嗤之以鼻:“你當在地面施工呢?地面離地宮破裂口有多遠知道不?有那麼長的灌注槍和灌漿嘴沒有?再說了,這麼深的裂縫,你這灰漿一灌注,破裂處得承受多大壓強?地宮承重結構不明,萬一承重不支造成垮塌咋辦?”
建大的專家繼續爭辯道:“那就化學灌漿,壓力小,封堵快。”
“都給你說了多少遍你咋還不明白,地面操作都需要經過詳細計算,地宮裂口情況不明,不管是壓力灌漿還是化學灌漿,都有可能造成灌漿致裂,情況更壞!”
“哪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現在情況緊急,該冒的險還是要冒的。”
文物局的專家聽完吼道:“冒險?!你以為是小娃娃搭積木呢?塌了就塌了?這是秦始皇陵,塌了一切就都完了!”
文物研究所的專家說,“不是說西墓道有個塌了的洞麼?能不能派人從西墓道進到地宮,能從裡面封閉就從裡面封閉,就算不行也能搞清楚地宮裡裂口情況,報個引數,再進行壓力灌漿或者化學灌漿,把握性不是更大?”
“進去?談何容易啊,多少盜墓賊都進不去,從墓道進地宮的門都封死了。另外,地宮裡頭的水銀有劇毒,連呼吸都沒法呼吸,咋進去?再說了,地宮裡頭的防盜機關到現在還管不管用只有天知道,誰敢進去?”文物局專家覺得這似乎很難實現,不斷地搖著頭。
會議桌遠端,一位坐在那裡一直未發一言的白髮老者緩緩開口:“諸位,依鄙人淺見,進地宮並非不可能。”
老人雞皮鶴髮,面色紅潤,看起來八十歲上下的年紀,氣質儒雅,剛才說話的聲音雖不大,但語速不急不徐,中氣十足,怡然的神態看起來似乎他對加入幾位專家劍拔弩張的爭論毫無興趣,不怒自威的氣場迅速壓制住了會議桌上空快要爆裂的氣氛。
“請問您是?”建大的專家問。
協助會議的省應急組幹事趕忙介紹說:“這位是曹景銘教授,一個禮拜前從美國回來探親,今天早上剛一震就趕到了咱省應急指揮中心,領導考慮到曹老的專業背景,所以邀請他參加咱們的會議討論。”
老者微笑著說:“沒成想這次剛一回來就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我昨天一接到預警就擔心咱黃土地下埋的寶貝出事,就趕緊向咱這指揮中心領導請纓,看能不能讓我這把老骨頭在桑梓之地發揮點兒餘熱。”
文物研究所的那位專家一臉大喜過望:“曹老,您是考古界前輩,有您坐鎮,相信會有辦法。”說完他又轉身向其他人介紹:“曹老是夏鼐先生的高足,美國康奈爾大學考古系終身教授,七十年代馬王堆漢墓發掘的時候夏先生還特邀他回國協助,是學貫中西的考古界權威。”說到這,他面向老人一臉敬仰地說:“曹老,我拜讀過您全部著作,沒想到今天見到了您本人。”
老人連連擺手:“過譽嘍,過譽嘍。能參與那麼大的考古發現,是老師提攜我,想讓我見識見識,我終生所學也不及他老人家的一鱗半爪。”
文物局專家顯然也聽過曹景銘的大名,面色迅速緩和下來:“曹老,您的意思是有辦法可行?”
“困難是確實困難,但現在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麼?”曹景銘並沒有直接回答,“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地宮並沒有因為地震坍塌,有可能只是損傷,據我推測目前與外界發生氣體交換的是地宮和外圍夯土牆間的空隙,地宮裡的氣密環境完全改變會有個過程,但時間緊迫,無論怎樣,我們都不能坐視情況向更糟糕的情
《天地劫秦淮剛》 第十二章 “應急”方案(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