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章 發現墓道 (第1/2頁)

李四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博物院辦公區距帝陵陵丘直線距離並不很遠,有內部道路可以直接抵達主陵區,日常遊客便是從兵馬俑博物館乘著擺渡車前往參觀主陵區和銅車馬博物館的。然而防爆車還沒走多遠就停了下來,原來設定在內部道路中的液壓升降柱因為停電已經無法工作,路基外兩側有石刻雕像無法跨越,羅剛果斷決定從其他道路趕到主陵區,司機接命令迅速調轉車頭繞行遊客中心向北疾馳駛離了辦公區。

甫一出門所有人就都吃了一驚,只見兵馬俑快速幹道上蜿蜒排滿了各種車輛,一輛接一輛不見頭尾,紅色的尾燈如一條紅龍橫臥,直至天邊。所有車輛都在緩慢挪動,全都是出來避震的私家車。

“還有路嗎?”羅剛焦急地問。

尚冬說:“走南邊的秦唐大道,那邊靠山,肯定車少。”這是尚冬一年多來每天去驪山國家公園爬山回來都要走的路,他對這條路很熟悉。

防爆車繞開車流,一路向南飛馳,驪山已經隱約可見。羅剛問尚冬:“根據你的推測,如果那下面是個坍塌的墓道,得有多深?裡面汞蒸汽有多少?人吸入後會不會死傷?”

尚冬如實回答:“西墓道離地面有多深誰也不知道,從來就沒有探明過,銅車馬坑發掘深度是8米,但在發掘的時候附近沒有探測到西墓道,可見西墓道深度要遠超8米,我推測離地表至少超過15米。”

“聽你總強調西墓道,難道各條墓道情況還不一樣?”

“這說起來挺複雜,別說墓道深度不清楚,就連墓道的數量本身就是個大爭議。按形制說,秦始皇陵墓道至少得有4條,但02年的一次高光譜飛行遙感探測只看到了東西兩條。但近幾年我們又在陵丘南北中軸線上發現了兩條,但奇怪的是這兩條都很短,而且結構複雜,甚至不確定這是不是墓道。我們只能探測到下面確實有不明確的電阻空洞,除非發掘否則沒法判斷具體情況。

說到汞蒸氣的事,我也只能說這是最有可能接近真實情況的猜測。《史記》裡說地宮裡有水銀,我們80年代測封土,汞含量確實超標8倍。有研究說地宮裡水銀用量超過上百噸,但這沒什麼實證依據,都是猜,所以地宮裡的汞使用量和蒸發量全都不得而知。地宮裡的汞蒸汽既然能滲進那麼厚的封土堆,那墓道里就更應該有滲入的汞蒸汽了。

至於人吸多少能致死致傷,這個不好說,看吸入量和吸入時間吧。樂觀地說,經過2000多年的蒸發,汞蒸汽剩不了多少,少量吸入可能還好;悲觀地想,地宮封閉良好,汞蒸氣從未大量蒸發,如果吸入量過大或吸入時間過長造成的急性中毒就難說了。”

羅剛聽完面色凝重,沉默了一會羅剛問:“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

尚冬說:“我的專業是文保,不但要學歷史、考古,最主要還得學物理、化學。”

說話間,行駛中的防爆車突然一個急剎,高速制動的慣性把車上的人都甩向前方,尚冬差點衝出了座椅,董院長和荊主任也被甩得東倒西歪。

“怎麼回事!”羅剛怒道。

駕車的戰士目視前方一臉驚詫,循著戰士的目光望去,在遠光燈照射下,前方約30米的地方有一道明晃晃的白線橫亙在公路上,但那道白線蜿蜿蜒蜒的,明顯不是道路的指示線。

車上人全部下來走向那道白線,走近一看才明白,這哪裡是什麼“白線”,只見一道地裂縫將道路攔腰切斷,裂縫寬約30厘米,左右兩邊伸向了無盡的黑暗,道路被地震的力量撕扯得出現了上下錯位,裂縫的另一邊高出了近40厘米,剛才遠處看到的白線竟是暴露的路石路基反射車燈的幻像。

地震對地表的破壞力竟如此巨大,這讓所有人都不寒而慄。

好在防爆車地盤高,越障能力很強,駕車的戰士巧妙地旋轉方向盤調整車身選準角度緩緩斜跨上了“臺階”。

一路疾馳的防爆車繞過封土堆南側的圍牆很快開到了主陵區門外,一排長早已安排戰士在此等候。幾人下車毫不停歇,在戰士的帶領下向封土西側走去。

繞過帝陵北側樹林,只見十幾隻手電的光柱在舞動,還未走近,一排長就一路小跑地迎上來向羅剛彙報。戰士失蹤已經接近50分鐘,通訊器呼叫仍無回應,塌陷坑旁邊發現一隻遺落的戰術手電,由此推測兩名戰士掉入塌陷坑。

就在剛不久前,一排戰士用救生索做了一個簡易測深錘,經測量,塌陷洞底深為21米。尚冬望著黑黢黢的深洞說:“這肯定是墓道了。”

羅剛回頭看向尚冬,尚冬說:“有勘測資料顯示地宮最

《天劫百度百科》 第十章 發現墓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