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金蟬脫殼,文明構造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55章
金蟬脫殼,文明構造
灊縣光復,整個廬江郡的蠻亂已經被全部平定,如今剩下的,就只有零星的蠻族,大的蠻軍已經沒有了。
將這幾個月全部的經過,斟酌的寫入奏書,併為麾下的將士依據功勞,請功。寫完後,盧植將奏書交給麾下的騎士,讓他快馬加鞭,送往雒陽,等待下一步請示。
光和三年
五月
盧植的奏書抵達雒陽,劉宏見廬江蠻亂已經平息,十分高興,下令將盧植拔擢為侍中、尚書,其餘一干功臣都有所獎賞,或升職,或獎賞。並命令盧植帶著全部禁軍擇日班師回朝。
其中在此戰立有大功的尋陽縣縣尉孫堅,被劉宏升為九江郡司馬,並伴有兵器,甲胃一套,以資獎賞。
而漢中的板楯蠻之亂,也在程苞上任太守之位後,憑藉自身在漢中的威望,以及公平公正的行事風格,安撫下來。蠻人全部退回山裡,蜀地重新平穩下來。
劉宏見天下昇平,又陷入了西園的玩樂之中,將所有的政事都丟給新任中常侍張讓和中常侍趙忠處理。
舒縣,孫堅送別啟程回師的盧植,站在空曠的田野上,看著廣闊的天空,閉上眼,享受著這一刻:“孫氏,就從我這一刻重新復興吧!”
孫堅,吳郡富春縣人,祖上是東陽侯孫印,原為白國五氏族之一,因為叛白投漢而被白氏所惡,雖然被劉邦保了下來,但是等到劉邦逝世後,白氏影響力開始進入漢廷中央,孫印不敢再在長安逗留,一溜煙跑回了位於會稽郡的封地。
仁帝時,白氏在漢廷的權勢達到了頂峰,身為仁後的後族,又是朝中重臣,開國大公。孫氏在會稽郡的日子很不好過。
當地的郡守死死的盯著孫氏的一舉一動,想要從他們的身上找到錯處,去向白氏請功。
但是孫印也不是蠢人,在留下白氏在朝一日,孫氏不可一日違制的遺言後,鬱鬱而終,這個孫武孫臏的後人,白國天生的軍事天才,就這樣在這蠻荒之地,抱著高深的兵法,死於病榻之上。
孫印死後,不代表白氏放過了孫氏,可能孫印也沒有想到,白氏的影響力在朝中居然堅挺如此之久,甚至於一度把持朝政。
因此東陽孫氏僅漢一朝,沒有出過一位中央官員,就連會稽郡的郡吏之位,也少有落到孫氏手上的。
因為被壓制,孫氏的發展十分困難,當初白氏商會遍及天下,東陽身為一個縣,按理說,也應該有一個商點,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整個會稽郡,就只有東陽縣沒有。
於是孫氏的發展漸漸被斷絕,子弟四散而去,當初的一個縣,淪落為如今的一個小村子,是為東陽村。
而東陽侯的爵位,也在武帝時候,因為交不夠貢品,被剝奪,孫氏徹底淪為一個豪強,而且隨著時間的關係,就連豪強的地位也不能保證,只能在一村之地苟活。
若不是孫氏還抱有當世最全的兵法和練兵法等傳承,恐怕在前漢時就已經徹底泯然眾人矣。
而孫堅祖上就是前漢末年的時候,趁著天下大亂,從東陽逃出來的孫氏嫡系子弟,他們帶著傳承,在吳郡富春縣落戶,並逐漸發展為一個小豪強,為了不讓其他人產生不該有的心思,他們從來不提起自家孫姓的來源。
為了讓自家的崛起,免受白氏的阻擊,當出現孫堅這樣一個在少年時就顯露武名的天才時,富春孫氏決定將他送至廬江郡任職,就是為了徹底擺脫東陽孫氏的影響。
事實證明,孫氏金蟬脫殼的策略十分成功,在白氏逐漸開始分離自己體量的今天,白氏沒心思去探究一個姓孫的小豪強家族是不是白氏叛臣之後。
只要孫氏和東陽不一起出現,就基本上不會引起白氏的注意,當然,若是孫氏今後成為影響天下走向的重要勢力,或是出現幾個名動天下的孫姓重要人物,
白氏為了瞭解天下動向,收集他們的資訊,富春孫氏就再也藏不住了,不過到那時,白氏又該怎麼對付他們,就很難說了。
孫堅之所以年僅三十歲就能衝鋒陷陣,指揮軍隊,猶如一個沙場老將,靠的就是祖上流傳下來的將兵法、練兵法、軍法、鍛體法。
這些都是孫印當初從白國叛逃大漢時,悄悄從白國其他氏族那裡偷的。
其中除了將兵法是自己的,練兵法是原氏的,軍法是全氏的,鍛體法是白氏的。這些可都是四大氏數百年不斷實驗試錯後,得出的珍貴成熟的經驗和體系。
十二月
貴人何氏生育皇子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355章 金蟬脫殼,文明構造(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