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太平道,謀劃開始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57章
太平道,謀劃開始
鉅鹿郡,任縣,太平觀
太平觀原身是平勝觀,自從張角從天師府除名以後,帶著白國贈與的《太平經》回到了此地,並創立了太平道。
《太平經》不僅是一部道經,還是一部政治書、兵書、農事書等全科書籍,是白國花費大力氣,編撰而成,以珍貴的草紙修訂。
單是修訂這樣一本書,白國就花費了數年的時間,集合了十幾位各科大師、大儒、高功以及數百位儒生。
這是白氏的一次嘗試,他們想看看,一本重量級的造反指南,能夠造成多大的傷害。
此時的太平觀內,人頭湧動,人皆頭戴黃巾,身著黃袍。高矮胖瘦各不相等。
自從張角決定起事以後,他就將這太平觀作為了太平道的總部,以前的那些香客,想要上香,就自有去另一種道觀。
“各位,肅靜,道主馬上就要到了。”
一個年輕的道士從後院進入房間,對著裡面的眾人說道。
“唐周,你知道老師將我們集合到這裡幹什麼嗎?”人群中,一個離年輕道士近的道人對著唐周詢問道。
唐周搖搖頭:“我只是老師的助手,有些事情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猜啊,應該是要行動了。”
那道人撫掌激動道:“終於要到這一天了嗎?我可真是久等了。”
“元義,你在等什麼,等了這麼久?”
一個四十多歲的道人,面色發黃,眼神深邃,唇下生須,頭戴黃巾,右手拿著九節杖,背上斜揹著一柄道劍,面帶微笑,緩步走到主位的蒲團上,盤腿而坐。
他就是太平道的道主張角,也是天師府棄徒。
張角身後跟著兩人,一人身材瘦弱,慈眉善目,耳垂渾厚,與太平道眾人差不多打扮,不過黃色道袍上,全是用毛筆書寫的道經。
他手中拿著拂塵,邁著四方步隨著張角,在右邊略微靠下的蒲團上坐定。這是張角二弟,太平道的右道主,張寶。
另一人闊面重頤,雙目有神,濃眉大眼,身材魁梧,在一群道士中,罕見的身披甲胃,不過與漢軍制式的甲胃不同,他的甲胃外披著黃布,上面寫滿了道文。
他一邊走,右手一邊按壓著右後腰上懸掛的寶劍,在張角左下的蒲團上落座。他就是張角的三弟,太平道左道主,張梁。
“參見道主!”
場中的眾人見張角到了,紛紛對著張角參拜道。
“諸位都免禮吧。”
等到眾人坐定,張角這才環視,看看人到齊了沒有,見無人缺席,微微點頭道:“既然各地的渠帥都到齊了,那就開始今天的議事吧!”
自從延熹四年,張角決定給大漢一個驚喜以來,已經過了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裡,張角帶著張寶、張梁兄弟,走遍了大漢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
不斷憑藉著神鬼莫測的手段,以及符水說,拯救貧苦百姓,在他們中傳播自己的太平道信仰,並收了許多弟子。
大漢這核心的八州,有近大半的百姓,都受到了張角的恩惠,於是在七年前,他利用自己在民眾中的威望,將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信眾分為三十六方。
三十六方中,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一方設定渠帥一名,直接由他統一指揮。並設定左右道主,輔助他指揮。
在渠帥之下,設定若干祝由,作為最基層的管理者。這些渠帥多數是他的弟子,但是也有少部分,是從天師道改過來的。
比如負責在嵩山和雒陽附近活動的渠帥馬元義、南陽渠帥張曼成、潁川渠帥波才、汝南渠帥彭脫等等都是張角的親傳弟子。
而常山渠帥張牛角、範楷等人都是中途加入進來的天師道道士。
信仰張角所創的“黃天泰平”的民眾不下四十萬,其中不僅有被貪官汙吏,不法豪強逼迫破產的普通百姓,甚至還有豪強、官員、宦官等。
當然,他們都以為太平道是與天師道、鬼神道差不多的平和宗教,而且為了得知朝廷的內部訊息,張角並不吝嗇向他們行賄,使得他們對太平道十分有好感,屢屢將朝廷內部關於太平道的訊息傳遞給張角。
其中十二中常侍裡的封諝、徐奉就是其中的典型。
“諸位,貧道已經感覺到了時機,決定在明年的三月五日正式起事,之所以將你們全部召集起來,就是為了當面與伱們約定。
自古以來,造反都不是一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357章 太平道,謀劃開始(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