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08章 此中深意,佛道初爭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08章

此中深意,佛道初爭

張真元見白靜亭睜開眼睛,詢問道:“師叔,你怎麼看。”

白靜亭緩緩道:“這是當今陛下在極力的減弱我們的影響啊,或者說是白氏的影響。當今天下,除了我天師府的道教,其餘皆為邪門歪道,不被朝廷承認。

而獨有我天師府,因為有白國背書,被朝廷承認,允許在各地建立道觀,但是卻需要繳納賦稅。

往往一家獨大最是為人所忌,而我道教就是如此。如今陛下從天竺引入佛教,正是要與我對抗,或者說分走道教的影響力。

畢竟宗教和學派不一樣,如果是道家,皇帝倒不是那麼擔心,可宗教的厲害,我們身為天師府高功,是十分明白的。

若是我們熱衷於傳教,憑藉我們的實力和人才,不消十年,天下盡皆通道,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受到白國提醒,再加上祖師留下的告誡,沒有貿然參與天下之事,畢竟我們是從道家而出,無妄而爭,是道家大忌。”

張真元思索片刻道:“師叔,你我同出白氏,只是你為白氏子,我為白姓子而已,要說脫離白氏,真正的成為一方獨立勢力,恐怕陛下也不會如此忌憚我們了。

但是我也說了,天師府是白氏所創,如今有此發展,也是多得益於白氏,就連我們都是白氏所出,已經不可能說脫離了。

而與朝廷正面對抗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自從哀帝開始,劉氏罷北郊五帝廟,而祭南郊,就開始有意識的脫離道教的影響。”

白靜亭接著道:“正是如此,當初王莽扶持孔氏,又封周公後人公孫相如為褒魯侯,妄圖分裂白氏對儒家的影響,而光武帝繼位後,仍舊延續了對孔氏和公孫家的封賞,可見其心。

如今扶持佛教,與當時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陛下同意這法蘭來白,估計是向我們釋放態度。

因此我們不能與佛教硬碰硬,而且我認為,這天下足夠大,容得下兩個宗教,而且陰陽二分,本就是天道,獨佔大道,實屬不智。

既然這佛教的法蘭大師識趣,自己來了,說明他也是存了和平共處的心思,就是不知道他之佛學,與我之道學,孰勝孰劣了。”

張真元微微點頭道:“那,師叔,我這就讓人去通知他了,就定在五日後如何?讓他好好休息,也免得說我們勝之不武。

不過這辯經的人選,您有什麼推薦嗎?”

“伱是天師還是我是天師,這種問題還要問我?不過此乃大事,這法蘭能夠從萬里之外,走到大漢,定是一個絕世之才,不可小覷,俗話說:獅子捕兔亦用全力。”

張真元略微思索後道:“我想與他辯三日,每日讓一位師兄弟與其辯論。

這第一日,就讓常守去吧,讓他歷練歷練,也好試試這法蘭的水平;

第二日,就請真顯師兄上場,讓他見識一下我天師府的高功;

這最後一日,就請師叔祖出山吧,這樣最保險,而且也讓他看看我天師府的底蘊。”

白靜亭點頭道:“你考慮得很周全,難怪靜齋師兄會將天師之位傳於你。”

張真元笑了笑沒有回話,隨後兩人閉上眼,重新進入真定狀態,整個太清殿,除了香爐裡繚繞的煙炷,又陷入了寂靜之中。

雖然兩人聊了幾刻鐘,但是從始至終,大殿裡陷入冥想中的其餘高功都沒有絲毫的動作,要不是微微起伏的胸膛,彷彿一具具盤坐在蒲團上的雕塑。

張真元說的常守是他的徒弟,也就是接待法蘭的那個道士,名為張常守,也是他族弟的兒子,頗有修道天賦。

真顯是張真元的師兄,名為宋真顯,是真字輩如今在山上道法最深厚的高功、

至於所說的師叔祖,就是那位看守藏經閣的老人,名為何玄壽,是玄字輩僅存的高功。

一般若是四十歲已經沒有修到高功的地步,那就證明這人的道途已經到頂了,大多會選擇回家,作為座家道士,在家裡繼續修行。

而道童年滿二十還沒有被高功看重,成為道士,也是沒有修道的天賦,天師府一般會將其勸回家,再繼續待在山上,只會浪費本就不多的時間。而且回到家又不是不能繼續修行了。

天師府執行離開的道童抄錄一卷開放的道經帶回家,而道士可以抄錄三卷。

當天晚飯的時候,張常守親自來客居帶領法蘭去往齋堂吃齋飯。並告訴了他,五日之後天師府會派人與他辯經。

整個過程會持續一整天,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308章 此中深意,佛道初爭(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