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12章 琉璃寺,蓋棺定論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12章

琉璃寺,蓋棺定論

十日後,雒陽城北,人山人海,皇帝劉莊親自帶著滿朝文武,前來法壇聽攝摩騰講解佛經,而許多百姓也聞風而至。

攝摩騰見人如此之多,認為佛門在大漢的大盛就在今天,於是滿心歡喜的開始了自己的講解。

而在臺下的法蘭看得十分清楚,除了少部分人,絕大多數人都是看在劉莊的面子上而來。

劉莊的臉上雖然表現得很是有興趣,但是法蘭看出了劉莊眼睛裡根本就沒有西域乃至貴霜諸國國王那種東西,明顯是逢場作戲。

而劉莊麾下的文武大臣,文臣還好,因為多是儒家弟子,多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在看,沒有大的動作,而那些武將就直接在場上打起了瞌睡,沒有絲毫的敬意。

他越加堅信了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

法會結束,正當攝摩騰滿心歡喜的等到百姓接踵而至的場景,卻見到門外仍然是過去的那些信徒,少有新的面孔,他大受打擊,內心感到絕望,最後一心撲在了翻譯佛經上。

而法蘭也接受了白國公孫白羲的親自邀請,前往朝歌琉璃寺擔任住持,並將一名叫白正的白氏子收為弟子,成為他在大漢收下的第一個弟子。

(白馬寺的那些弟子都是攝摩騰的弟子,法蘭自己的弟子都在貴霜,不願意隨他遠行,甚至一度想要阻止他前往大漢。)

又學習道門,排了字輩,以“智慧清淨,道德圓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心源廣續,本覺昌隆。能仁聖果,常演寬宏。惟傳法印,正悟會融。堅持戒定,永繼祖宗。”為琉璃寺傳承字輩,希望琉璃寺將來成為比肩天師府的大寺。

然後他親自給白正剃度,並取法號智遠,又以灰白色為琉璃寺的僧袍顏色,而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法蘭將自己從天竺帶來的暗紅色僧袍裁剪後,披在灰白色僧袍外面擋風,自稱為袈裟。又確定了種灰白色的帽子,稱之為僧帽,抵禦頭上來自天上的寒冷。

而袈裟也成為了只有住持和高僧才有資格佩戴的東西。

雖然決定要修改一些教義,但是法蘭還是決定留下剃度這一戒,認為這個戒律能夠分表佛門與其他教派的區別,也希望佛門弟子能夠放下過往,一心向佛。

而隨著法蘭正式入駐朝歌城東的琉璃寺,上次他在牢獄裡傳下的種子,立馬發了芽,有幾個人立即就來到琉璃寺剃度出家,拜了法蘭為師,從此一心禮佛,專研佛經,希望改過自新,尋求心靈的藉慰。

而年僅十六歲的小僧侶智遠,也自然就成了琉璃寺年紀最小的大師兄。

不僅如此,為了與法蘭爭奪,天師府派出了高功宋真顯,前往朝歌城北的皓靈觀擔任觀主,與琉璃寺分庭抗禮。

自此,皓靈觀,琉璃寺的爭鋒就從現在開始了,而在朝歌,僧侶和道士在街上起口角也是經常所見,也成為了朝歌五景之一。

之前的朝歌只有四景,即每年一度的燈會、法堂辯論、大街上法吏鞭撻違法之人、繁榮熱鬧的集市。如今又要加上街上針鋒相對的道士和僧侶。

而自從法蘭成為琉璃寺的住持,白馬寺與琉璃寺從教義的改變,佛門自此就分裂成為南北兩派。即北琉璃,南白馬。

雖然琉璃寺在道門的勢力範圍,但是由於法蘭對待道門的態度比較溫和,再加上白國的默許,其他勢力也少有打擾。

所以琉璃寺在北方的發展比較順利。反而白馬寺,自從攝摩騰被打擊後,就一蹶不振,一心待在寺裡翻譯佛經。

而且由於對道門的強硬態度,加上認為法蘭的琉璃寺背叛了佛門,對於教義的持守更加的保守,遭到了道門和儒家暗地裡的抵制和使絆子。

即使是有著劉莊的支援,它的發展也極度的不順利,在琉璃寺變成幾百人的寺院時,白馬寺還是當初十幾人小寺院。

就連劉莊都在考慮要不要放棄白馬寺了,但是想到,維持住白馬寺,有助於減弱儒家和道門的影響力,就沒有放棄白馬寺,反而是加大力度的扶持,並允許他們在河南各地開寺傳教,只是這效率實在是太過於緩慢。

雖然劉莊喜歡儒學,但是不代表他能夠容忍儒家控制朝堂,也因此他越發的倚重尚書檯,有意識的疏遠外朝。

永平十五年

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大漢的實力已經有所恢復,根據朝廷戶籍的管理記錄,此時全國人口已經來到了三千多萬,可以解決日益興復的北匈奴了。

而第一步就是斷其兩臂,即左臂西域,右臂遼東。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312章 琉璃寺,蓋棺定論(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