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名錄道冊,“烏龜戰法”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38章
名錄道冊,“烏龜戰法”
朝歌北郊,皓靈觀
青磚黑瓦,煙霧繚繞,信徒進進出出,都顯得十分恭敬,這是白國境內佔地面積最大的道觀,皓靈觀。
從前漢就開始存在了,距今也有了數百年,經過歷代多次的擴建和修繕,已經再次形成了以皓靈觀為中心的小鄉邑,名為皓靈裡。
皓靈觀分為很多個院子,但是大致分為兩部分,前殿和後殿,前殿主要是街道信徒上香所在,也是諸神靈牌畫像所在。
後殿主要是道士們生活起居,修行練功的地方,常人不得輕易進入,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皓靈觀的後院有一座道觀專門為朝歌城中的貴人,留下的一座院子。
在皓靈觀觀主張太寧,高功餘太河、劉清誦的見證下,張角正式拜入白太賓的門下,名錄道冊,道號清角,是為張清角道士。
由於張清角天資聰穎,這一路上白太賓除了給他講述天師府的道統以外,還傳授了他許多的道法,因此才能夠不在三位師叔或者師兄面前不露怯。
“清角,你既然今日入我道門,拜我天師,就應當道尊德貴,守靜去欲,貴和守中,識心見性,正心誠意,正心修身。
抱守道心,守我門規,切不可妄造殺孽,恃強凌弱。不然你師父不殺你,天師府,道門也不會饒了伱。
謹記!”
坐在主位的張太寧對著恭敬跪著的,手裡持著三炷香的張清角告誡道。
“弟子張清角一定謹記師叔教誨,定會潛心禮道,修持己身,為眾生祈福。”
張太寧滿意的點頭,然後示意張清角去給歷代天師以及三清道祖上香。
張清角以天師府特殊的手勢,捏著三炷香,先是對著最上面的三清牌位拜了三拜,然後又對著下面的一列歷代天師拜了三拜,最後再將手中的香,穩當的插在供臺前的香爐裡。
做完這一切,張清角又重新回到蒲團上,又拜了三拜。
見張清角上完了香,一旁的負責唱禮的道士手拿一張草紙,照著上面的字,對著門外的眾道士道童,也對著
門外的青天高唱道:
“今有鉅鹿郡任縣北林里人士張角,拜入天師府高功白太賓門下,引師張太寧、保師餘太河、代師劉清誦,謹代三清祖師鑑之,下賜道號清角,名錄道冊,鹹使諸天高神,歷代祖師以聞,禮成。”
然後將手中的敬天禱文交給一旁的小道童,在門口的一座大青銅爐裡焚燒,青煙直直的向著天飛去。
這一套繁瑣的禮儀結束後,代表張清角正式的成為道士。
不過不是所有的道士拜師都是如此的繁瑣,只是因為張清角在皓靈觀,有這個條件,所以才如此繁瑣。
若是有的道觀人少,條件不足,也可以只邀請相鄰道觀的師兄弟,前來作為三師,然後在三清祖師的見證下,磕頭上香,焚燒禱文,再派人將名錄送上白德山,也可以成為有憑證的道士。
也正是天師道如此繁瑣,收徒要求嚴格的規定,才讓天師道的信仰,在數百年的發展中,才在冀州和幷州的範圍內傳播。
遠遠不如只是成道數十年,在益州之地傳播信仰的鬼神道,只需要繳納五斗米,就可以入道,因此,傳播速度極快。
只是數十年,就已經在漢中郡傳播開來,人盡皆知,十個百姓,倒有五六個是鬼神道的信徒,一個是鬼神道的教眾。
拜師儀式舉行完畢後,張清角的生活也逐漸平靜下來,每日就是誦經禮神,聽道觀高功解經,然後跟著師父外出遊歷。
不過與其他高功不同,張清角發現,自己的師父在外遊歷的時間比在道觀打坐的時間要多得多。
使得這幾年,張清角少有在道觀裡待超過三個月的時間。也正因為如此,張清角跟著自己的師父幾乎走遍了大漢的所有州郡。
甚至還跟著師父前往巴蜀之地,拜訪位於真都山的鬼神道道兄。張清角也隨著鬼神道的道兄們,學了一些在皓靈觀學不到的,鬼神道獨有的道法。
延熹二年
此時距離張角拜入天師道已經過去了十二年。
這十二年來,中央的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先是建和元年十二月,清河王劉蒜對於劉志頂替自己成為天子一直不滿,在甘陵人劉文、魏郡人劉鮪的鼓動下,劉蒜準備謀反奪位。
但是因為事不密,被朝廷發覺,事敗被殺。
大將軍梁冀趁機誣告與他一直政見不合的李固、杜喬等人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338章 名錄道冊,“烏龜戰法”(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