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保境安民行大德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68章
保境安民行大德
九月
皇甫嵩與新任鉅鹿太守郭典集合漢軍數萬之力,全力攻打下曲陽。由於下曲陽是黃巾軍在河北最後一個據點,因此城內黃巾多達三十多萬人。
下曲陽背靠常山郡,常山郡內多山地,不像鉅鹿平原佔據主要地形,如果黃巾軍遁入常山郡,到時候就很難剿滅了。
常山郡歷來是大漢匪患最多的時候,特別是黑山周圍,是山賊匪寇常常佔據的山林,每逢亂世,此地就會有黑山軍起復,因此皇甫嵩絕不能放任張寶進去。
故而針對下曲陽的戰略,皇甫嵩採用了挖掘壕溝,修築營牆,將城內的黃巾軍死死的壓在裡面。
然後利用漢軍精銳的特性,不斷派出猛將帶領精銳小隊,敲開黃巾軍的城防,這與盧植在廣宗做的決定如出一轍。
雒陽
劉宏好不容易上一次朝,從張角敗亡後,劉宏認為天下已定,於是重新開始了以前的奢靡生活。
今日他召開朝會,是想要看一看,皇甫嵩的進度達到了哪裡。
“左中郎將如今開進到了哪裡?”
面對劉宏的詢問,大將軍何進出列回答道:“啟稟陛下,左中郎將如今正與黃巾賊的首領張寶,鏖戰於下曲陽。”
劉宏點頭,又問道:“有沒有最新的軍報,給朕拿上來。”
一旁的張讓立馬從一堆奏書中找到了今日才來的戰報:“陛下!”
劉宏接過戰報,閱讀後放在一旁,然後說:“左中郎將上奏詢問,這黃巾賊寇的數萬俘虜該如何決定?諸卿議一議吧。”
“陛下,針對河北戰俘的事,白王有書上奏。”鴻臚卿王允出列遞上白王珂的上書。
“哦?這可真是稀奇啊,白王向來不管中原之事,今日為何會突然上書?看來這河北之事,不似看上去那樣簡單啊,呈上來吧!”
張讓急忙來到王允的跟前,接過白王奏書,然後快步走上階梯,將奏書遞給劉宏。翻開奏書:
“臣白珂恭敬的拜見陛下,臣身為白國之王,本應只管控白國之事,對於國外諸如河北之事,應該不發表意見。
然念及先祖與光武帝奮起於河北之情,得河北諸民之助甚多矣,以至於面對河北眾民之請,臣實在是無法推脫,故而違背禮制的向陛下上書,言河北之事。
黃巾賊亂,朝廷平定本是常理。然此皆是張角三兄弟蠱惑百姓造成的,難道百姓真的想要造反嗎?臣看未必。
大漢初立之時,河南疲敝,全國稅賦,河北佔之大半,及至剿滅赤眉,平定隴西,威壓蜀地,馴服江東,河北之民盡全力而支援。
後來遠征匈奴,開發遼東,亦是河北之民的鼎力相助。如今只是因為受到了妖道的蠱惑,便隨意地將其處死剪滅,豈不是太過於苛責了嗎。
冀州,乃是中原之地,其民多富庶,支撐了整個河北三州的財賦。幷州、幽州是邊州,民少而兵多,若是冀州十室九空,這幽並二州的賦稅,恐怕要全壓在了朝廷身上,豈不是沉重乎。
陛下是大漢之主,是天下人的父親,百姓是大漢之基,是陛下的子女,尋常人家豈有子女犯錯,父親就動輒打殺子女之理。
臣知左中郎將是涼州人,常年戍邊,見多了異族對大漢的劫掠,因此殺心甚重。其在河南平亂之時,幾乎沒有俘虜的。
河南之地,離臣太遠了,於臣也沒有交際恩情,然河北不同,臣等祖先,世代在河北行走,爾來已經有了千年,早已經與河北融為一體了,因此臣不得不為其上書求情。
無論怎麼說,河北之民都是漢民,陛下身為大漢的天子,豈有屠殺自己子民的道理。
如今天下動盪,正是人心思變之際,不想著施惠施利於民,而想著與民爭利,實在是太過於不智了,臣為陛下計,實在是不該放任左中郎將自流亦。
臣知道當今天下四處都是叛亂之人,國庫緊張,多出數萬甚至今後的數十萬流民俘虜,徒毫大漢的財力。
因此為了讓陛下名利雙守,體現漢白二國同袍之情,臣願意向陛下獻上錢財五億錢,糧輜百萬石,以助陛下勘定天下叛亂。
至於今後河北之流民、戰俘所需的糧輜,安排,臣會與河北諸大族一起相商議,爭取讓這些百姓都能夠重新迴歸田耕,為大漢的興盛做一番力量。”
看著白國的上書,劉宏的眼睛越來越亮,盯著王允道:“白王隨之而來的還有沒有什麼東西。”
王允恭敬的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368章 保境安民行大德(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