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曲解經書賺功名,天下健者豈唯公?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74章
曲解經書賺功名,天下健者豈唯公?
李肅眼見呂布的火氣已經被激了起來,適時的全盤脫出道:
“呵呵,還請奉先恕罪,不要動怒,聽我細細道來,非是我看不起你,其實我這番前來,是另有目的。”
“哦?何目的?”
“明公董卓,出生邊郡,對於你我這種邊郡出生的人十分看重,如今他從我的口中聽說了奉先的武名,猶如士人見了墨寶,武將見了名刀,十分惜愛。
又聽說奉先在丁原帳下不得志,每每念及此都深感痛惜,隨即命我攜黃金寶珠,名刀寶馬前來徵召賢弟啊。
明公說了像奉先這樣的絕世武才,只要你願意投靠他,高官厚祿,香車寶馬,只要伱說提出的,明公能夠辦到的,他絕不推辭。”
呂布聽著聽著眼睛漸漸流露出亮光,一掃之前的頹勢,但是又想到了什麼道:“唉,非是在下不想投靠董公,實在是之前為了留住我,丁原認下了我為義子,如今反叛,豈不是子弒父,恐為天下人所恥。”
李肅搖著頭勸說道:“非也非也,《白傳》中有言,父待子如珍寶,子視父為尊神,君待臣如草芥,臣視君為賊寇。
這子若臣,父若君,換而言之,父待子如草芥,子應該視父為賊寇。更何況丁原並不是你的生父,只是義父而已。
明知道奉先的勇武不似常人,就算是將軍之位又有何不能勝任,偏偏壓制於你,多年以來,只是一介主簿,徒為鄉人所恥笑。”
呂布懷疑的看著李肅,好似在確認白傳中是不是有這段話,這段話是不是這樣解釋的。
但是看著李肅一臉認真,再想到李肅畢竟是讀過書的人,肯定比自己這種粗人懂得先賢之理,更別說自己最尊敬的白氏所言。
因為鎮北將軍白馬的緣故,呂布對白氏有著極大的好感。因為呂布自幼喪父,沒多久母親也離世了。
鎮北府知道後,將他收入府中當親兵,負責端茶遞水,洗馬喂草,這才活過了十五歲。
等到十五歲時,呂布已經頗有勇武了,大概真的是天賦異稟,在十六歲時,呂布就能夠打敗普通的鎮北府士卒。
白馬聽說後,知道他是九原呂氏的遺孤,當即將他收為親兵,親自教導他武藝,使得他的武藝飛速提升,等到二十多歲時,在鎮北府已經沒有了對手。
到那時鎮北府除了鎮北將軍之職,其餘的職位都需要有軍功,上報朝廷後,才能授予,所以直到二十五歲,呂布才是一個小小的軍侯。
後來得到白馬的推薦,被丁原徵召,憑藉勇武和軍功,很快得到了丁原的看重,並收他為義子。
年少不諳世事的呂布就這樣被丁原捆綁了,成為丁原賺取軍功的工具人,憑藉著呂布的英勇,丁原很快就升到了幷州刺史,並得到何進的密令,拜為武猛都尉,帶著呂布等一干幷州騎兵,進駐京師。
這麼多年過去了,丁原官運亨通,可是呂布一直都是主簿。
在呂布還在思考時,帳外一個士兵來報,丁原來軍營了。原來自從丁原上升執金吾後,由於事情太多,就很少回軍營,多數時間都在雒陽城內。
將幷州軍的一應事務,交給自己的義子呂布處理,也只有呂布才能夠約束得了幷州的這些驕兵悍將。
李肅端著酒杯,笑著看向呂布道:“奉先,若你真想投奔董公,這就是你最好的投名狀啊。”
呂布明悟李肅的暗指,又想到鄉人對自己的期盼,若是到死都沒能讓府中的戰友、將軍聽到自己的武名,那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他突然站起來,一口將酒飲盡,虎目死死的盯著李肅,冷聲道:“希望你沒有騙我,不然我會讓你知道我的手段。”
說完,提起劍架上的寶劍,向著丁原軍帳而去。
此時丁原正在查驗這些日子的賬簿,不是不相信呂布,而是他只相信自己。
突然一陣寒風將燭火吹得搖擺不已,丁原連忙將其用手護住,這才沒有讓燭火熄滅。
丁原抬頭看,原來是呂布,詢問道:“我兒何故來此?”
沒有聽到回話,丁原又仔細看去,只見呂布一臉的殺氣,手中提著寒光冽冽的寶劍。有些忐忑的詢問道:“我兒這是何意?”
呂布冷眼看著丁原,好似在看一個死人:“誰是你的兒子,不過是一個利用我武力的庸碌之人,也敢當我呂布的父親?”
說完一劍將不可置信的丁原梟首,鮮血噴濺在軍帳上,顯得那樣豔紅,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374章 曲解經書賺功名,天下健者豈唯公?(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