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30章 香都,舊政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30章

香都,舊政

二十五日

白王羲上書同意為先帝立廟,並派出使團參加雒陽的立廟儀式。同時在白廟之外的漢廟之內為順帝立上牌位。

與其他劉姓諸侯王只有一個宗廟不同,白國有兩個宗廟,一個是白國本國的歷代白氏祖先,稱之為白廟。

裡面供奉有自始祖白武子白羆起,共計四十三位祖先,白國特殊部曲護廟軍護佑,兵額三百,白國每年都會舉行祭祀,位於城東。

另一個稱之為漢廟,供奉著自漢高祖劉邦之後,立了廟的九位漢帝。值得一提的是,前漢時期,因為廟號準立標準極高,因此只有高帝、仁帝、文帝、武帝四位漢帝。

而光武帝以後,標準放低,幾乎只要不亂來,不早逝,得罪於天下,如殤帝、安帝之流,都有廟號。在白國,漢廟三年一祭,由王宮禁衛護佑,位於城西。

除此之外,白國還有幾個特殊的廟宇,但是位格相對於白廟和漢廟低了些。

有位於白府中的祖廟,供奉歷代白氏祖先,只要是在族譜中有名的都有一個小牌位,而歷代家主則是大牌位,白氏祖廟由白氏家兵護衛。

有位於白學中靠北方向的夫子廟,供奉白學歷代公認的夫子,自春秋時期就有,如儒家的孟夫子,荀夫子等,還追授有孔夫子。其他幾個學派的夫子也有,只不過相較於儒家這邊,香火實在是稀少。

其餘的夫子都是以畫像祭祀,只有各家的立派祖師才會塑像祭祀,比如一進入夫子廟,入眼的就是百家諸祖,以儒道墨三聖為打頭,其餘百家依次往後派,直到小說家。

夫子廟認定的三聖是儒家孔丘孔子、道家李耳老子、墨家墨翟墨子,而這三家在白學中的傳承也是最全,弟子門人最多。

還有位於城北近郊的英靈廟,供奉的是歷代為白國以及白氏流血犧牲的將士,由於名字太多,有許多軼失的名字,沒有刻上去,於是只在英靈廟最中間,豎起一座巨大的石碑,上書英靈二字,統一祭祀。

除了這三家比較大的廟宇,還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小廟宇,他們或成規模,或斷斷續續,但是都存在了下來。

比如各家依照白氏祖廟,建立的供奉各自祖先的祠堂;各個鄉野山林中為了尋求心理安慰,建立的諸如山神,河神的野廟;城北祭祀諸天神的皓靈觀;城東供奉諸佛菩薩羅漢的琉璃寺。這些都算是有規模的廟宇。

不過在白國的規定中,不允許有血祭的行為出現,白國朝廷不會管你立了什麼廟,祭祀了什麼人,但是不可以以傷害人的身體為條件。

一旦違背了這則鐵律,就會被官方打為邪教、淫祀。會遭受來自白國最嚴厲的打擊。

事情不嚴重的,沒有危險度的,只是派出官吏衙役嚴厲監督,搗毀窩點,並將其取締,將主謀關押下獄,信徒罰沒重金,並引導信仰真神。

事情嚴重的,甚至於有人因此而死的,一經查定,則派出軍隊攻山伐廟,主謀當場斬首,信徒全部送去礦場服役,人道改信。

畢竟白氏是天之眷族,有什麼比他們的身份最尊貴。可能目前也就天子和皇族了吧,不過這都是百姓心目中這樣想,至於白氏子心中怎麼想,就沒有人知道了。

因為廟宇太多,祭祀之風盛行,因此朝歌除了文都、商都這兩個稱號之外,還有“香都”之名,或者也有人稱之為廟都,不過仍然是香都最為人所廣知。

“香都”的由來是因為朝歌的空氣中常常含有香火之氣,這與古殷商時期,朝歌殘忍的人祭風格,滿城的血腥之氣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景象。

朝歌,在千年之後,又重新煥發出了屬於它的獨特的新春。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朝歌的商賈常言,在朝歌,除了書,因為製作不易,量小价高,是最賺錢的買賣之外,就屬賣香能夠與之匹敵。

因為白國廟宇遍佈全國,數量之大,使得香的需求量極高,雖然價格低,但是量大,而香商成為繼書商、糧商,白國最有錢的商人。這三個行業,在白國稱之為“黃金業”。

而因為繁盛的香業,也隨之延伸出制香人這個團體,進而出現各種這樣的香,如驅蛇鼠蟲蟻的香驅,增加味道的香薰,加到飯菜裡的香料等等。

在朝歌,開的最多的店鋪,除了書鋪、酒肆、玉鋪、藥鋪之外,就是香鋪,除了賣祭祀用的香之外,還賣香囊、香薰、香料等一切關於香的物品。

白國張氏,也是經營香鋪起家的,是白國最大的香商,是白氏商號的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330章 香都,舊政(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