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53章 變心了?還是成熟了?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53章

變心了?還是成熟了?

漢帝六年(元壽二年)

漢帝劉欣因病駕崩,享年二十五歲。群臣上諡號“哀”,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恭人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是為大漢孝哀皇帝

葬於義陵。

哀帝期間,政局混亂,地方兼併之風亦沒有制止,天災人禍不斷,大漢百姓急需一個能人,為他們發聲,解決問題。

於是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駕崩後當天,就起駕到未央宮,收回傳國玉璽。又召來大司馬董賢,問他如何安排喪事。

董賢內心擔憂發愁,回答不出,只好免冠道歉。王太后便道:“新都侯王莽以前以大司馬的身份處理過先帝喪事,知曉舊例,我令王莽幫助你。”

董賢只得叩頭以示自己受到很大寵幸。隨後王太后便派遣使者召見王莽。

當王莽到達以後,便藉助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權勢,指使尚書彈劾董賢在哀帝臥病時不親侍醫藥,禁止董賢出入殿中的司馬府大門。董賢不知為何,到殿庭摘帽赤腳步行謝罪。

第二日,王莽派謁者以太皇太后詔書的名義就在宮殿下給董賢下詔說:“自從董賢入宮以來,陰陽不調,災害並至,平民遭罪。三公,是皇上最重要的輔臣,高安侯董賢不懂得事物道理,擔任大司馬不能令眾人滿意,不能用來擊敗敵人安撫邊遠地方。哀家決議,收回董賢大司馬印綬,令他罷官回家。”

當日董賢與他的妻子都自殺了,他們家裡的人都非常害怕就在夜晚悄悄的埋葬了。

但是王莽懷疑他假裝稱死,便讓有司奏請開啟董賢的棺材,前去驗看。

隨後又暗示大司徒孔光上奏:“董賢生性善於諂媚,與邪惡不正之人相勾結來獲取封侯,父子把持朝政,兄弟並受寵愛,過多地接受賞賜,大規模建造住宅,建築墳塋,仿效君王沒有節度,與皇帝的陵墓無異,其費用以萬萬錢來計算,國家因此空虛。

其父子傲慢不順,直到不敬皇帝派遣的使者,接受賞賜不跪拜,罪惡已經非常明顯了。如今董賢自殺認罪,死後他的父親董恭以及其他人不悔過,並且又在棺材塗上硃砂,並雕畫以四季之色,左邊是蒼龍,右邊是白虎,上邊附著金銀日月,用玉衣珠璧裝殮,其至尊無以復加。

董恭等人本就僥倖免於誅殺,不應該再待在朝廷裡面。我請求將其財物沒收納於朝廷。所有靠董賢擔任官職的人都予以免官,以彰顯朝廷的威嚴。”

大司徒孔光是先賢孔子的後人,以前一直都是依附於白氏存在,後來王莽認為需要儒家的鼎力相助,而儒家如今除了白氏,最正統的就應該是孔氏了。

於是便拉攏孔光的女婿甄邯,也就是甄豐的堂弟,又許以重利,承諾其擺脫白氏的控制。以此得到了孔光及其家族的大力支援。

隨著孔光的上書,董賢的父親董恭、弟弟董寬信與家屬被遷到合浦,董賢的母親回到故鄉鉅鹿。

其後朝廷又變賣董賢的家產,得到的總共有四十三萬萬錢之巨。這為後來王莽上位提供了很重要的助力。

董賢已逝,朝廷急需要一個主事之人,因此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詔要求朝中公卿推舉大司馬人選,沒有意外,群臣紛紛舉薦王莽,但是隻有前將軍何武與左將軍公孫祿表示反對。

何武與白氏相交十分密切,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主張,他是典型的忠君派,在與皇帝沒有衝突時,他就是白氏在朝中堅挺的支持者。

到王莽為止,王氏成為權臣,替皇執政,富貴已經有了幾十年了,豈有幾十年富貴的家族?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對於大漢的天下一定是不利的。

但是他想到如今白氏子白宣在支援王莽,有些苦惱,便去信朝歌,想要仔細問問白氏的當家主白貫,白氏是否是完全支援了王莽?

因為在他的理解中,白氏不會如此大力的支援一個權臣,哪怕是霍光,都是有限支援,如今白氏表現出來的以王莽為主的態度,應該是白公子白宣一人所為,當不得白氏的態度。

果然,等到朝歌的回信,“如今長安主事之人為白宣,白宣所為是白氏所為,但是我之所為,也為白氏所為。”

所以何武知道了,估計支援王莽所為的只有白宣,而白貫最多隻持預設的態度。

雖然有著何武和公孫祿反對,但是有著十之八九的朝臣,都同意由王莽擔任大司馬之位。

幾日後,太皇太后下詔命王莽再任大司馬,錄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

為了防止哀帝之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253章 變心了?還是成熟了?(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