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72章 南欒之戰,“蕭王”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72章

南欒之戰,“蕭王”

接下來幾日,張參以生力軍對劉秀軍發動了多次反攻,都被劉秀擋住了。

但是劉秀軍也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逐漸不支,甚至越來越難以維持陣型,所剩的兵力只有不到三萬。

劉秀當機立斷,下令後撤。這個過程中幾乎沒有發生混亂,劉秀雖然對於部隊練兵時間不長,但軍隊紀律已經形成。

張參見劉秀軍後撤,果斷下令追殺,很快就攻陷了劉秀的輜重營。

劉秀留下的輜重營十分富裕,是這幾個月在鉅鹿,信都兩郡的所有斬獲,光是裝軍樂器的輜重車就被俘獲了數乘,那金銀珠寶,糧食兵甲就更多了。

但是這時候軍紀的差異就體現出來,面對鉅額的輜重,缺少名帥訓練的張參軍就必然很難控制紀律,所有計程車兵都放棄追殺劉秀,轉而開始搶奪輜重。

這時候,劉秀立即吹響了號角,早已準備好的二萬騎兵從一旁的樹林中衝了出來。

因為搶奪輜重,張參軍的陣勢大亂,完全不具備防備騎兵的條件,混亂之中遭到騎兵踐踏、蹂躪、馳射,如同海嘯突至,打得張參軍的秩序轟然崩壞。

而劉秀見張參軍的陣勢被己方騎兵衝散,立即重整步軍陣型,掩殺而上。

大敗,前所未有的大敗,沒有陣型的軍隊,在戰場上只能淪為待宰的羔羊,張參軍將士紛紛向著鉅鹿方向跑去。

這時,張參軍的兵力優勢,反而成為了累贅,被步騎夾攻,擠壓到狹小的空間中自相殘殺。

劉秀指揮著大軍追殺了十多里,才罷休。

騎兵追殺著潰兵來到鉅鹿,想要跟在潰兵後面搶佔鉅鹿城門,但是鉅鹿守將王饒竟然下令不準管潰兵的死活,堅決不能開門。

劉秀軍騎兵這才作罷,休兵回營。

三月二十四日

劉秀領著大軍抵達鉅鹿,南欒一戰的結果已經傳揚了出去,以少勝多,絕境逢生,這是天將啊。

但是鉅鹿守將王饒堅決彈壓了城內,且拒不投降,不耐劉秀只好攻城。

但是就是這數千人守著的鉅鹿,在王饒的指揮下,又阻擋了劉秀多日。

這時,劉秀派去攻打信都的軍隊回來了,加上在南欒之戰收降的降兵,劉秀的兵力已經來到了十萬。

蘇謹建議道:“王饒善守,長久的在鉅鹿浪費時間,將士們一定會疲敝,不如調集大兵精銳,繞過鉅鹿,進攻邯鄲。只留下一小部分人監視王饒,若是劉子輿伏誅,王饒不戰而自服矣。”

劉秀認為此計甚妙,於是命令將軍鄧滿領兵二萬,監守鉅鹿,自己帶領其餘兵馬進發邯鄲。

即使王饒看見了劉秀大軍撤走,往邯鄲而去,但是自己就只有幾千人,出了城恐怕毛都不剩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劉秀走。

三月三十日

劉秀指揮著大軍一路南下,憑藉著南欒之戰的名聲,一路上無比順利,沿途縣鄉聽聞劉秀大兵將至,盡皆破膽,一路上降附如雨。

等劉秀抵達邯鄲北城時,麾下將士已經有了十五萬,而馮異指揮著數萬人,正在一路攻向渤海。

劉秀十五萬大軍在北門,權練的五萬白軍在西門,謝躬的五萬漢軍在南門,而東門則是白渠水,邯鄲已成孤城之勢。

再加上柏人的李育被鄧禹和吳漢領著數萬兵馬,南北夾擊剿滅於任縣,馮異在不斷攻取趙國剩餘的郡縣,不出月餘,趙國就只剩下了邯鄲一座孤城。

五月六日

馮異奪取趙國東面,黃河以北剩餘的所有領土,謝躬也派出一萬人將清河郡拿下,邯鄲已成孤城。

即使邯鄲城內還有十萬人,但是人心思變,士氣低下。

五月八日

劉子輿麾下少傅李立被劉秀策反,大開北門引入劉秀軍入城。劉子輿半夜逃走,但是被劉秀計程車兵所斬殺。

由此,被圍了將近五個月的邯鄲終於被劉秀攻下,而隨著趙漢君主劉子輿的死亡,趙漢領土的消失,代表著趙漢徹底覆滅。

由於劉秀先一謝躬一步入城,所以邯鄲由劉秀實際佔領,謝躬只好退回梁期縣駐紮。

而白國援軍在接受了劉秀的犒賞後,也匆匆告辭,回到白國,因為白國傳來訊息,上黨郡大族王氏,聯合三個所屬縣的豪強舉事,反對白氏的嚴厲統治。

在朝歌的駐守的數萬精銳軍隊被調去平定叛亂,此時朝歌兵力空虛,權練必須儘快回到朝歌駐守,防止宵小之徒有什麼野心。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272章 南欒之戰,“蕭王”(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