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萬般謀劃不為己,廣施恩惠終惠己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77章
萬般謀劃不為己,廣施恩惠終惠己
濟南國,於陵
白典正坐在馬紮上,認真審閱著面前的竹簡。
“叔父,濟南國相派人送軍糧來了。”下軍校尉白興一身戎裝揭開軍帳的門簾,走進來恭敬的彙報道。
白典今年已經四十出頭了,已經算是即將步入暮年之人,在袁紹、袁術、曹操、鮑信、白興這些人面前,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長輩。
如今的地位卻是與他們相差不大,這不得不說,是大漢的官場的特色。
由於大漢以察舉徵召作為取士的主要手段,使得徵召的官員年歲不等,有四五十歲還在當縣令的,也有二十歲出頭,就進入宮禁中成為郎中的。
身為白氏下一任掌門人,白典本不應該與白興、袁紹他們爭鋒,但是奈何白亞地位太高,白興又被派出去剿賊,自己只得頂上,這才丟了司隸校尉的官職,淪落為偏郡的太守。
好在有侄兒白興手下的數千剿賊軍相助,加上東萊郡的三千郡縣兵,這才湊夠了八千軍隊,響應天下豪傑的討董檄文。
其實在白典心中,是不願意響應的,奈何白氏在天下的名望太大,若是在此關鍵時候不興兵,恐怕會授人以把柄,丟掉世家之首的名號。
可是白氏的家底以及親族多在河南尹,特別是玉真坊,裡面有著白氏多年的積累。
如果首義,絕對會成為董卓報復的物件,屆時白氏雖然得了面子,但是丟了裡子,在接下來的天下動亂中,無法繼續參與,只得退居二線。
因此他雖然將名號打了出去,但是藉著自己的東萊郡太遠的因素,儘量拖慢行軍速度,使得十幾日間,才從東萊郡走到濟南國。
只走了三分之一,還要走三分之二的路程,才能夠抵達酸棗。
得知濟南國相派人送來軍糧,白典頭也不抬的吩咐道:“讓鍾兒代替我前往濟南國,向濟南相表達白氏的謝意。”
白鍾是白典的兒子,在白典逃命時,為了防止董卓拿著白鍾做人質,白亞讓白鍾跟著白典一起跑,並將其餘的白典親人都送到了偃師鄉下避禍。
為了不被一鍋端,玉真坊在偃師購置了許多田產,將白氏的婦孺老幼,大多都安置在了偃師,只在玉真坊留下主要的人員以及隨從。
等到一旁的隨從退下傳輸命令,白典問向白興:“這濟南國前任的國相,我記得是曹操吧,當初許劭還給他過一個評語,我記得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是吧。”
白興點頭稱是。
“你與曹操都曾經同在西園軍內任職,這個人你怎麼看?”
白興思索一番後,回答道:“此人極為自律,在軍中一直以身作則,重視軍法,對待士卒也頗為禮遇,不像袁本初,高高在上,故而他麾下計程車卒對他很是信服。
之前聽其他人說過,曹操早先擔任雒陽令,不惜得罪宦官,以五色棒,懲罰了蹇碩的族人,頗有直臣之風。
後來升任濟南國相,在他的任上,眼裡不容得一絲的汙垢,哪怕是閹宦的親族,同黨,只要是觸犯了漢律,一樣受到懲罰,使得濟南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當下濟南國都有許多百姓念及曹操的好處。
叔父何故提起此人?”
白典放下手中的竹簡,說道:“關東盟軍已經推選出了盟主,是袁紹,曹操與袁術添為副盟主。”
白興一臉不服道:“叔父既然已經向天下宣告了要起兵討董,論身世、官職、威望,這袁紹哪一個可以與叔父相比?
他們怎麼敢不等叔父匯合,就擅自推選盟主,這豈不是不將我們白氏看在眼裡?”
白典站起身,伸了個懶腰,看著白興笑道:“你呀,是在軍中待得太久了,腦子都不靈光了,當不當盟主對於我們白氏有用嗎?
難道當上了盟主白氏就會更上一層樓嗎?再上一層樓,那代表著什麼知道嗎?
再說了,我們不像渤海袁氏、汝南袁氏,根基在地方,就算是曹操,他父親早就已經致老還鄉了,他在雒陽根本就沒有什麼掣肘。
而我們的根基就在董卓的眼皮底下,若是做了這個盟主,依照董卓殘忍,無所制止的性子,家中的妻小,甚至是叔祖都有可能慘遭蒙難。
這其中的利弊,也不用我多說了吧。這也是為什麼其他的諸侯都沒有爭當這個盟主的原因,要是他們想要爭奪,這韓馥不就是最好的人選嗎?”
白興羞愧道:“是侄兒眼光淺了,差點就為家族招惹禍端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377章 萬般謀劃不為己,廣施恩惠終惠己(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