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中正制選賢任能,至關中大賞降臣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450章
中正制選賢任能,至關中大賞降臣
這則制度,是由劉備與太傅白藝、尚書令陳群、吏曹尚書諸葛誕以及尚書檯中數十名官員一統研究出來的,其中陳群出力最大。
而前尚書令陳宮,由於年老如今已經致官,在侯爵府養病。
其實原先並沒有中正府,只有大小中正官,由中央收集人才表,然後直接交由吏曹選任,但是最後在白藝的提點下,劉備才設定了中正府,以制約大小中正官的權利。
劉備任命白藝以太傅兼任中正令,其餘大小中正官,都逐漸開始配齊,中正府也漸漸執行了起來。
關於中正官的權責範圍,以及對一個人的品評過程。
中正官只能負責品評和他同籍計程車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計程車人,都歸在他的職責範圍內。
也就是說全國有多少個州就有多少個大中正,有多少個郡,就有多少個小中正。
而品評過程,主要從三個方面,家世、行狀、定品。
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包括父祖輩的資歷仕宦情況和爵位高低等。這些都歸納在簿世中,存檔於中央和各州郡的中正府中,是中正官必須詳細掌握的。
行狀即個人的品行才能的總評,也就是此人在當地的風評。也就是說,若此人沒有德行、才能,將會得到很低的分數。
中正官得知此人的風評後,會將其作為評語,寫在交給中正府計程車人表中,往往只有寥寥數語“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優能少”、“才優德淺”、“家風純正、德才平平”等等。
定品就是最後的定級了。定品原則上依據的是行狀,家世只作參考,不過這裡面可操作的範圍,就看中正官以及中正令了。
這也是為什麼白藝要提醒劉備設立中正令一職。
若是全由中正官品定,難免有失偏頗,不一定能夠讓天子得到想要的人才,而有著中正令的制約,能夠最大限度的約束中正官的行為。
若中正官上交的當地州郡人才品定表有問題,中正府會將其打回去,重新品定,直到滿意為止。
若是大小中正多次不改,中正令可以奏請天子,重新推選中正官,再行品定。
劉備規定,全國性的中正評議,三年一次,不僅對當地新計程車人進行評定,還需要對往年評定過計程車人,重新評定,以防評定不準確。
不過中正官也可以隨時對所評議人物予以升品或降品。
中正官評定的品第又被世人稱之為“鄉品”,鄉品的高低,往往和被評者的仕途密切相關。
而任官者其官品也必須與其鄉品相適應,不然會問責吏曹的主任官員。
因此鄉品高者做官的起點高,升遷也較快,受人尊重,被人稱之為“清官”;鄉品卑者做官的起點往往低,升遷也慢,受人輕視,被人稱之為“濁官”。
而對於各州郡家世門楣的評定,中正府沿用了白國公族府對其的評語,以縣豪、郡望、州世、國族對其定義。
國族者,如今在中正府,只有皇族劉氏和白國白氏。
皇族劉氏出生者,往往直接由皇帝封爵,故而中正府管不到;白國白氏若有想要到中央出仕者,也往往由皇帝任命官職,故而中正府也管不到。
故中正府只能評定州世及其以下的世家。
章武四年
正當劉備沉浸於中正制的試行,以及其餘政事中時,一則關中的來信,讓他不得不從中抽離出來。
將中正制的監督交於白藝、陳群等人,將政事交於丞相吳質、司徒許靖,以及皇后白月,並由太子劉禪監國。
又擔心關羽年事已高,又一人在兗州,便將其召了回來,擔任大將軍大司馬,主管全國日常軍事。
另以白興為兗州都督、高順為豫州都督、張遼為揚州都督、白波為大河都督、陳捷為大江都督。
又將廣陵都督太史慈召回鄴都,擔任宿衛軍的領兵將軍,準備隨時與劉備出征。
做完這一切後,劉備可以放心的離鄴,在中護軍陳到率領的三千白毦軍保護下,秘密前往關中。
正月二十五日
劉備抵達長安,在徐庶、張郃等人的迎接下,入駐長安兵營,旁人不知。
“罪將徐晃拜見大漢天子,罪將不識天數,妄自悖漢,以私心對抗天心,以私兵對抗天兵,實乃罪無可赦。
還請陛下處罰,徐晃絕無二話。”
“徐將軍起來吧,此前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450章 中正制選賢任能,至關中大賞降臣(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