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功成 (第1/2頁)
四國軍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四十三章功成
在眾人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後,李承嗣取來紙筆,“諸位將軍既然意見不能統一,那就將大家的意見都如實記載下來,還請諸位在自己的意見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
眾人一愣,又不敢出頭。楊渥瑤瑤頭,心中暗自鄙視,“就這樣一群傢伙,怪不得歷史上徐溫把持權柄,沒人敢出頭反抗。不過這樣也好,將來自己襲位時反對的人會更少。”
“剛才在下說了要首先簽押,那就在下先來吧!”楊渥站出來道。
他簽署完後,看向周隱,“周判官執掌刑罰,不如第二個簽押?”
周隱畢竟是個剛直的人,這次本來就是他第一個站出來說要嚴懲張灝的,此時也沒有退後的道理,“既然如此,那本官就第二個籤。”
有了兩人帶頭,眾人這才一一上前簽署了文案。
就這樣,一份帶著一點“逼宮”意思的文案被迅速發往楊行密的軍中。他昨天下午才率軍出征,此刻距離廣陵還不遠,想來要不了多久就能有批示發回來。
看到諸事已定,楊渥這才鬆了口氣。他笑著朝朱瑾拱拱手說到,“朱將軍,先前小子多有得罪,還請將軍勿怪。”
朱瑾感受著楊渥如今的不同,只覺得他如今越來越有吳王長子的氣勢了,剛剛步步緊逼的要他表態時,那咄咄逼人的眼神,即便是他這個軍中驍將也有些招架不住。
“看來大王將來的繼承人就是眼前這位公子了!”他心中感慨著,臉上卻露出笑容,“哪裡哪裡,長公子畢竟昨晚受了驚嚇,行為有些逾越也無妨。”意思還是說他剛才有些咄咄逼人,忘了上下級之分了。
楊渥哈哈一笑,也不以為意。他打了個哈欠,向眾位將軍拱手說道,“昨晚小子一宿沒睡,如今深感疲憊。還請諸位將軍莫怪,小子先告辭了。”
******
楊行密的大軍是走水路趕往宿州前線的。他在下午時見到了廣陵發來的急報,看過之後他沒有說什麼,只是在文案上寫下“知道了”三個字,然後在寫著楊渥意見的那裡畫了一個圈,意思是採納楊渥的意見,將張灝調來前線戴罪立功。
批覆完文案,又簽名蓋章後,他這才放下筆,笑著對身旁的幕僚戴友規說道,“小兒胡鬧,連孤的親軍都敢插手了。”
不過他口中雖然說著“胡鬧”,臉上卻滿是欣慰之色。他就像一隻猛虎,感到自己年紀漸漸大了,雖然雄心還在,但也要開始培養幼虎了。如今幼虎開始知道如何立威了,他當然高興。
上次合議長子楊渥曾經提出放顧全武回去交換秦裴,這個獨到的意見最終得到眾將的認可,但那次合議是自己主導的;而這一次卻是楊渥自己主導的合議,連朱瑾這種威望深厚的大將都不得不低頭,大大增加了他的威信。
至於張灝,大家都以為楊行密對此人很信任,其實都是誤解,他不過是相信自己能夠駕馭住他,根本不擔心他造反。當年廬州刺史蔡儔造反,張灝為了活命投靠了蔡儔,但等他率領大軍一到,張灝還不是乖乖的出城投降了?這就是他的威勢,他的自信。
再者,楊行密也知道,昨晚的事張灝其實並沒多大過失,但如今既然自己長子想要懲罰張灝,那就如他所願吧。畢竟是他第一次主導的合議,自己必須維護他的威嚴。
身旁的戴友規見了他那副得意的樣子,也笑了笑說道,“大王就不要得意了,還是想想昨晚刺客的身份吧!從細作發來的訊息看,那位刺客似乎是個俠士。應該是有人對他說長公子這次在升州屠殺了百姓,那人這才找上了長公子,想要來個‘為民除害’。”
戴友規是楊行密身邊心腹,深受楊行密看重,甚至超越君臣關係,反而有些像至交好友,所以在沒有其他人時他們說話都很輕鬆隨意。
當初楊行密身邊有三大幕僚,分別是袁襲、高勗和戴友規。
其中袁襲智謀多端,料事如神,有張良、陳平之才,為楊行密出謀劃策,建功最多。當年楊行密能夠迅速崛起,擊敗秦彥、畢師鐸、孫儒等一個個軍閥,袁襲就是最大的功臣。可惜自古智謀之士很多都是短命的,袁襲在當年清口大戰之前就病亡了。
高勗擅長處理政務。當初楊行密財政緊缺,打算用茶葉交換民眾手中的糧食布匹,高勗卻勸阻他說江淮大亂之後十室九空,應該採用休養生息的政策,恢復生產;至於用度不足的問題,應該用自己多餘的東西去和別的勢力交換自己沒有的東西。楊行密採用了他的建議,結果不到數年,淮南便重新富足起來。如今高勗被楊行密
《南國彩票論壇》 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