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百一十五章 盛世 (第1/3頁)

四國軍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攻佔興唐府後,吳軍沒有就此停手,而是趁著大勝繼續向北進攻。

接下來的三個多月裡,吳軍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佔橫海、鎮州、定州三大藩鎮,符習、任圜、王都三人先後向吳國投降。

不過在這三個月的戰爭裡,吳軍同樣有較大折損,且士卒疲憊,再加上此時冬季已經到來,以南方人為主的吳軍對於北方寒冷的冬天感到不適應,所以吳軍的攻勢暫時停止。

而李存勖的長子魏王李繼岌則趁此機會在孟知祥等人的擁護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建立北唐。

可惜此時人心紛亂,北唐能夠掌控的地盤也就太原周邊的十個州而已,其實力與之前的後唐完全沒法相比。

第二年二月,寒冷的冬季過去後,春天再次到來。

吳軍再次向北進攻,目標便是盤踞幽州的盧龍節度使石敬瑭。

面對吳軍的大舉進攻,石敬瑭自知僅憑自己的力量難以抵擋,於是派人向契丹人求援,並稱臣納貢。

此時的契丹,耶律倍與耶律德光二人之間的爭奪已經處在關鍵時期,不願旁生枝節,但實際掌控契丹大權的述律後卻意識到,若是讓吳國奪取幽州,完成統一,那麼將來契丹的日子將不好過。

所以述律後力排眾議,派遣三萬精騎入幽州救援。

當契丹精騎抵達幽州時,吳軍已經在幽州城下猛攻了一個多月,士卒早已疲憊,而敵軍援軍又至,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吳軍統帥李承鼎下令退軍。

對於李承鼎的命令,楊渥並沒有感到不滿。

他不是宋太宗,不會搞出坐鎮洛陽遙控指揮的事情,對於前方的戰事他向來只把控大局,具體實施則託付給前方的將領。

既然李承鼎認為要退兵,那肯定是局勢所迫,不得不退。

當然,吳軍雖然撤退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就要放過石敬瑭。

就在這年七月,一萬吳軍水軍,載著五千禁軍將士在遼西走廊渝關附近登陸,並且在舊城的基礎上修築新的城池。

這榆關北倚崇山,南臨大海,相距不過數里,地勢非常險要,隋開皇三年時就在此修築渝關關城,此後一直都是邊關重鎮,有重兵駐防。

不過到了晉國時期,李存勖奪取幽州後,負責鎮守幽州的老將周德威憑恃勇力,不修邊備,導致榆關就此遭到廢棄,而契丹人沒有了後顧之憂,從此年年入寇。

此時吳軍在這裡登陸,並且修築新城,訊息傳開,立即就引起了石敬瑭的極大恐慌。

意識到吳軍的行動將給自己帶來極大威脅後,石敬瑭一面調集兵力,一面派人向契丹人求援,並陳述利害關係。

這年八月,石敬瑭派出三萬大軍,聯合五萬契丹軍隊,抵達榆關。

然而此時的榆關早就修建起一座全新的堅城,城中儲備了大批糧草輜重,更重要的是,在城牆上還列置了數十門火炮,防禦之堅固,足以令人膽寒。

而負責鎮守榆關的,乃是吳軍大將劉仁贍統領的五千步軍,兵力雖然不多,但全都是最精銳計程車卒。

面對石敬瑭軍和契丹聯軍的進攻,劉仁贍不慌不忙,依託堅固城池進行抵抗。

在此後的十個月時間裡,石敬瑭與契丹的聯軍將榆關圍了個水洩不通,大軍日夜攻城。

然而吳軍卻依靠海船,可以不斷得到補給;而且劉仁贍深得守城之道,雖然身處敵軍重圍,卻沉心靜氣,將城池守得穩如泰山。

石敬瑭和契丹人的聯軍非但沒能攻破榆關,反而在關城下損兵折將無數。

一直到第二年的六月,兩萬吳軍精銳從海上而來,直接在石敬瑭和契丹聯軍的身後登陸,並與城中守軍裡應外合,大敗敵軍。

接著吳軍又追擊敵軍至柳城,在此與敵軍交戰,再次大獲全勝,並向北奪取了平州。

等到聯軍殘部終於逃回幽州時,兵力已經不足五千人。

經過這一次的慘敗,石敬瑭元氣大傷,而契丹人更是損失慘重,耶律倍趁此機會在國中大肆抨擊,指著述律平貿然干涉中原戰事,給契丹帶來災禍。

七月,李承鼎再一次統領大軍討伐石敬瑭,這一次,契丹人剛剛經歷慘敗,所以沒有派出援軍。

而石敬瑭的主力在此之前已經被消滅,所以此次出兵吳軍一路上打得極為順利,到九月份時就已經將石敬瑭的地盤全部奪取,只有幽州還在石敬瑭手中。

不過到了此時,石敬瑭也明白大勢已去,於是向吳軍請降,但楊渥卻以石敬瑭勾結契丹人為禍中原為理由

《南國彩票論壇》 第七百一十五章 盛世(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