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敵人的姑息,換不回我們的憐憫 (第1/4頁)
嬴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單靠咱們在滿蒙的那點旗兵,殺不光野鹿一樣躥過來的野毛子,要把這些野鹿屠光,就得發動滿蒙老少爺們一起上。有那造一堆小船的銀子,不如用來放獵頭賞。”
元吉對沙俄並無惡感,減丁的提議不過是就事論事,為了維護滿洲對盛京的統治,為了地廣人稀的邊疆區長治久安。
如果移民同化政策效果更好,即便他個人再痛恨沙俄,也一定會傾向懷柔,與斯拉夫兄弟手拉手,心連心,滿俄一體,無分彼此。
可此時的大清國體,滿洲族別文化與盛京地區的人口,都不具備迅速同化斯拉夫人的條件。
既然條件不成熟,斯拉夫人在盛京就沒有生存的必要。即便他個人對斯拉夫人如何喜愛,也不會允許滿蒙諸部對斯拉夫人在盛京的移民點,採取默許態度。
就是遼對金,金對蒙古的減丁政策,日益廢弛,才造成了金與蒙古的崛起。明出牆燒荒減丁,犁庭掃穴政策的趨緩,同樣造就了建州諸部的崛起。
如果羅馬不姑息日耳曼野蠻人,如果西班牙不姑息英國,如果英國不姑息美國,如果當年北洋可以炮擊長崎,何來覆滅於黃海?
敵人的姑息,換不回我們的憐憫。
憐憫,從來只有弱者才配享有。
對斯拉夫人憐憫,才是對沙俄的不尊重。
“等羅剎人被殺破了膽,咱倒是可以捕點野羅剎,編列些羅剎佐領,補充長江以南的駐防八旗。”
元吉平靜的敘述道,“盛京,是不能讓羅剎人定居的,那就會像一條搭在水盆上的毛巾,把西方的羅剎人源源不斷的吸入盛京。
漢人,朝鮮人,同樣暫不適合定居盛京,不在土地而在民風。漢風太軟,一旦讓漢俗與朝鮮習俗在盛京蔓延開,就會影響咱的兵源質量。
咱得讓他們先忘了他們是什麼人。”
清寧宮正殿內實際正在開的就是滿洲議政王會議。
議政王會議的議員,不用是“王”,只要加個“與議政”,也就是後來的“南書房行走”,就是議政王會議的議員了。
議政王會議裡不光有皇族宗室,八旗固山額真,副都統以上都有“與議政”銜。
六部滿蒙尚書,即便皇帝身邊的內大臣,侍衛,包括親王,郡王,貝勒府中的長史等,這些人都位列滿洲議政王大會。
漢臣中的范文程,寧完我,也有議政王大會議員資格。
議政王大會討論軍事為主,包括了對高階將佐官員案件的審理,陪審團制度,看集體意見,不看什麼法律條款的。
宗室,滿蒙漢勳貴子弟的襲爵,軍務,邊疆與外藩事務等,都在議政王大會處理範圍。
入關的決策就是范文程上書多爾袞,奏請立即出兵伐明,奪取天下,列舉了入關的政策與統治基本方針。
要滿洲對漢人少殺的人,恰恰就是漢人嘴裡的漢奸:范文程!
康熙方才說的範承謨,就是范文程的兒子,浙江巡撫,官聲不錯。原歷史被耿精忠囚禁,寧死不降,慷慨就義。
對漢人少殺,儘量不屠城的方針,就是范文程建議的。一經被議政王大會採納,這就是滿洲八旗入關的軍紀了。
軍紀與是否劫掠,愛民無關,軍紀是遵守條例,服從命令,即便命令是屠城,坑俘,執行命令就是守軍紀。
滿洲不是腐儒,沙場征戰,各為其主,屠城滅國是武勳,誇功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太廟獻俘才是武將榮耀,不會把榮耀看做丟人的。
“良知超越法律”的法學框架,要到紐倫堡審判才初現端倪,之後,西點軍校才將“拒絕服從不正當命令”納入了其道德哲學的必修課。
那還是人類社會人權發展最前沿的少數幾個國家,才能秉承的準則,在世界範圍內且不具備通行意義,更遑論用現代人權準繩,衡量古代戰爭行為了。
少屠不等於不屠,揚州十日嘛,下令者為多鐸,隨後釋出了“維揚可鑑”的公告,沒有隱瞞,告訴你原因。
秦,漢,唐,蒙古,清,哪個屠的不是光明正大?白起,衛青,霍去病,成吉思汗等,沒人會覺得屠敵有什麼錯的,陳湯一樣會公示:“宜懸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為什麼屠你,屠完會告訴你,光明正大!
就是因為有軍紀約束,多鐸才釋出公告,把原因說一下。徵蒙古,朝鮮,藏地,回部,殺戮比漢地大的多,就不用公告。
能把敵人屠城滅國,不是武功,難道還是丟臉
《狩獵怎麼玩》 第六十一章 敵人的姑息,換不回我們的憐憫(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