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維天有漢,紫微閃爍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95章
維天有漢,紫微閃爍
建武三十年
自從上次匈奴聯合鮮卑入侵遼東,被遼東太守祭肜擊破,全軍覆沒後,鮮卑從此畏懼漢朝。
之後鮮卑遣使來到雒陽,表示願意臣服大漢,並開始朝貢,劉秀遂在遼東設立鮮卑都護,處理鮮卑境內事務。
九月
鮮卑大人於仇賁、滿頭等率眾鮮卑貴族來到雒陽向劉秀朝賀,表明鮮卑正式歸附大漢。劉秀封於仇賁為鮮卑王,滿頭為歸漢侯。
建武中元二年(建武三十三年)
東邊有小國,跨洋而來,覲見天朝,劉秀接見東邊小國使者,使者表示願意成為漢朝的藩屬國,世世代代為大漢稱臣納貢,請求漢皇賜名。
劉秀見其人矮,不過漢民脖頸,便以“倭”為民,遂賜“倭國”。並向倭人“賜以印綬”之事。
倭國使者喜不勝喜,又請求漢皇賜封,劉秀便賜封為“倭奴王”,並賜金印,上刻“漢委奴國王”。
等待倭國使者將金印奉回國內,交給倭國國王后,整個倭國因為得到了大國冊封而舉國大喜。
二月
漢帝劉秀在雒陽南宮前殿崩逝,享年六十二歲。
劉秀在逝世前留下遺詔:“朕無益於百姓,後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務必要儉省。各地刺史、二千石長吏都不要離開自己所在的城邑,也不要徒損國力派官員或透過驛傳郵寄唁函弔唁。”
三月
太子劉莊在高廟繼位,群臣為劉秀上諡號“光武”,是為大漢光武皇帝。
光武帝於亂世中再興大漢,其功可比高祖、武帝,故而在群臣和眾諸侯王的共同決定下,立廟,上廟號“世祖”,全稱是為大漢世祖光武皇帝。葬於原陵。
光武帝劉秀從南陽隨兄起兵以來,久於戎馬生涯,厭倦打仗,並且深知國家疲敝虛耗,很想卸去重擔輕鬆一下。
於是在平定隴、蜀以後,不是形勢緊迫,很少再談用兵的事,將所有的心思全部都用到治國理政中去。
每日早晨上朝辦公,日影西斜才停止。屢屢召集公卿、郎、將,討論經書的道理,半夜才睡。
劉秀雖然擊敗了其他爭奪天下的蛟龍,榮登大寶,但是行為舉止卻一直小心翼翼,只怕有所失誤,對國家造成了什麼不可挽救的危害。
所以他才能對政事有清明謹慎的認識,在他執政的三十二年裡,總攬權綱,審時度力,所行所言竟全無過錯。
對待跟隨他打天下的有功之臣,沒有刻薄,反而為了保護他們,賜予了極大地殊榮。他深知治理國家需要靠文官,而不是武官,因此他讓這些武官功臣卸下了職權,任命文官處理國政。
等到天下平定後,他下令收藏武器,精簡士卒,馬放南山。雖治國之道不能和古代聖賢相比,但畢竟也是偃武息戈,講求文治。
他對待百姓如同春風那樣溫和,對待貪官汙吏和不法豪強如同嚴冬那樣冷冽,在他的治理下,豪強不敢肆意妄為,百姓得到修養保護,有才能的官吏得到提拔任用,沒有德行的人被批評免職。
取得天下後,他沒有隨意的對周邊的外族用兵,反而運用柔和的手段安撫他們,但是卻並不是一味的退讓。
異族若是入侵,他就將他們打得鼻青臉腫,異族要是想要交好,他就派出使者打消他們的顧慮,於是在這一系列恩威並施的手段下,自新莽以來脫離的周邊異族都基本上重新回到了大漢的懷抱,只有西域,因為實力的原因,沒有解決。
這就是平定亂世的天命之子,挽救華夏的不二之君,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再興大漢的劉氏子弟,大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十月
白國傳來訃告,白王白室薨逝,享年九十四歲,依據白國提供的諡號,同意上諡號為“光成”,是為白光成王,白國世子白琪繼承王位,得到朝廷的同意,冊封。
【世系】
武祖(享齡五十五):姒姓白氏羆【遺言】:武兒沒想到吧,善待家臣。
襄祖(享齡六十三):姒姓白氏武【遺言】:桓兒加油!重視學堂傳承。
桓祖(享齡四十一):姒姓白氏桓【遺言】:姬瑕你個坑貨,你txx。
···
文定祖(享齡九十六):姒姓白氏貫【遺言】:王朝百年替,白氏萬萬年。
光成祖(享齡九十四):姒姓白氏室【遺言】:劉氏二興,此天命也。
白室是白貫第二個兒子,
《牧野之戰發生在幾年》 第295章 維天有漢,紫微閃爍(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