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皇綱初振(怒更三章求推薦收藏) (第1/3頁)
真命虎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月裡的雒陽,寒氣濃濃。
深受兵災的雒陽百姓臉上總算有了一絲喜色。快開春了,播種的季節快到了,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就要開始了。
而上完朝回來的百官似乎臉上也帶了點笑容,走出朝堂時雖然只是相互對視幾眼,那眼中卻也明顯帶著一點笑意。
不可一世的郎中令李儒欲殺弘農王被陛下攔下還差點割掉他的耳朵,陛下率飛龍衛縱馬闖相府當面訓斥董卓。這個訊息忽如一夜春風般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裡傳了開來,各種版本都有,成了草民和大臣們酒後茶餘津津樂道的話題。
自董卓入京以來,每次對董卓暴政的抗爭都是以失敗結束,以致這次小小的勝利竟然讓百官驚喜不已,更何況這還是皇權的小小勝利。
城西司徒府,密室。
*個官員圍桌而坐。
當中坐一人,瘦臉長鬚,目光炯炯有神,姓王名允,字子師,大漢司徒,三公之一。以平叛黃巾、勇鬥閹黨、剛直不阿而聞名天下。
後面分列兩邊的均是當朝要員:太傅袁隗、司空張溫、光祿大夫楊彪、司隸校尉黃婉、太僕袁基、尚書盧植、光祿大夫種拂、議郎鄭泰。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黨人。他們幾個也是東漢後期黨人的主要領袖。
桓、靈時期,宦官專權殘害大臣,魚肉百姓。士大夫一黨聯合外戚對宦官集團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史稱黨人。當時代表人物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之稱。時人以他們為君子,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皆畏懼他們指責貶損,均登門造訪拜於其門下。
然而桓、靈二帝對宦官極度寵信,故先後發生兩次激烈鬥爭都以宦官集團誅殺士大夫一黨幾盡而結束,史稱黨錮之禍。
自何進與宦官同歸於盡,在董卓的亂政之下,黨人又重組。昔日的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大都成為古人,殘存的如劉表、張邈等人又遠離朝廷,故重組後的黨人基本以朝中公卿及朝政要員為主要領袖。
王允清了清喉嚨道:“我想諸位都聽聞了京中傳言。此訊息雖然傳自宮中,但是相信諸位已派人驗證確信無誤。當今聖上英武之資,遠勝弘農王,如此我等是否需要調整策略?董卓暴虐,遲早死無葬身之地,但是天子若變來換去,也必為天下人所不齒。”
話音剛落,袁隗臉露怒容,高聲激辯:“荒唐!陳留王是董賊篡逆所立,若日後誅殺董卓之後當仍擁立陳留王,豈不是承認董賊的篡逆之舉是對的?弘農王因董賊而失位,必在董賊被誅後而復位,否則如何面對天下人,如何面對已故的先帝?”
未等王允開口,盧植當即反駁道:“先帝並未有傳位遺詔傳位於辯皇子,我倒聽聞先帝本來有傳位協皇子的遺詔在蹇碩之處,只因蹇碩被殺致遺詔下落不明。協皇子聰穎好學、風采絕倫,而辯皇子行止輕浮、膽怯懦弱,不如就此將錯就錯,輔佐當今聖上成為一代明主,造福蒼生。”
砰,袁隗一拍桌子,怒氣勃發的站了起來,手指著盧植氣的語不成聲:“你……你簡直大逆不道,形同篡逆!辯皇子乃先帝嫡子,自古立長不立幼,豈可拿空穴來風的遺詔說事?一個連早朝都不上的天子如何能安天下?”
盧植哈哈一笑,反唇相譏道:“董卓行廢立為篡逆,你行廢立就不為篡逆了?況且諸公不要忘記,昨日若非陛下親往永安宮救下弘農王,今日我等則不需要在此為難了。如今天下紛亂,非強主不可收拾,兩個皇子孰強孰弱,你們捫心自問之。”
說完也不等袁隗再次爭辯,拂袖揚長而去。
嚴格來說,盧植不是個正宗的黨人,他是在董卓進京後才被拉入新黨人的組織的。以前的黨人跟何進打得火熱,他獨獨對這個專權的外戚不感冒。現在成為半路出家的黨人,同樣對袁隗也不感冒。
望著盧植遠去的背影,太尉楊彪也站起對著大家一抱拳:“此等大事,須慢慢從長計議,且不可傷了我等黨人的和氣。況且董卓還沒打垮呢,我等反而先在此內訌了。告辭!”
眾人紛紛起來告辭。
袁隗憤憤的看了王允一眼,哼了一聲也一甩衣袖而去。
留下王允呆坐在密室內獨自沉吟,臉上陰晴不定。
次日早朝,百官三三兩兩的往朝堂門口跑。
上朝已成了一種形式。董卓監國,小皇帝連朝都不上,朝堂成了李儒的一言堂。雖然那幫黨人每次都會據理競爭,爭辯得臉紅口赤的,最終還是照樣以李儒勝利而告終。
百官齊齊的按次站在朝堂兩邊,等待著
《三國之大魏帝國》 第十三章 皇綱初振(怒更三章求推薦收藏)(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