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頁)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牛�吠肺鏤錚�枷允咀盼骼匆猓�詞故怯裘艹砈鄭�彩俏骼匆獾難勰恐��凇4蟮辣樵誒び睿�孕嶽�萇辰紜!�
第95則頌溈山與仰山摘茶公案。溈山與仰山摘茶時,溈山說:“終日只聞你聲不見你形。”仰山撼動茶樹。溈山說:“你只得其用,不得其體。”仰山說: “我就是這樣,你是怎樣的?”溈山沉默良久。仰山說:“你只得其體,不得其用。”溈山說:“饒你二十棒。”《祖堂集》卷16《靈佑》摘茶公案中,溈仰師徒透過得用得體的勘驗,意在從相見體,從體見用,即體即用即相,體相用為一。正如月印千江,終是一月。善昭以一句“更莫別思量”,截斷學人的揣度之心。大道無所不在,“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維摩經?菩薩品》, 道體透過形相發揮著作用,只有在日用中,佛性才會得到充分的展示。明白此理,就不會當面錯過,而頓時在摘茶中感覺到美麗,感受到禪悅法喜。
在《頌古百則》的最後,汾陽還作了首《都頌》說:“先賢一百則,天下錄來傳。難知與易會,汾陽頌皎然。”明確宣示禪既可以透過頌古而變得“皎然”,參學者也可以透過頌古來領會禪意。可見善昭頌古有很大成分是為了普及禪知識,意在使難解的公案意旨變得清楚明白,這對初機來說,固然有指南之效,但將難以意會的公案,明明白白地頌出,不符合禪宗的不點破原則。從詩歌的格律形式上看,汾陽頌古以七言四句或六句的整齊格式為主,形式比較單一,要在這樣短小規範的形式中表達公案的幽微旨趣,是非常困難的。從詩歌的語言風格上看,汾陽頌古採取再現公案、平鋪直敘的表達方式,往往把公案的場景復敘一遍,這種敘述容易遺漏原公案最為精微的成分,缺乏意境的創造,喚不起鮮明的藝術形象,其使用的文字也顯得平實枯淡。但是,我們還應同時看到,汾陽頌古的主旨在於弘揚臨濟宗旨,宣說禪不可說、一切現成、自他不二、體用一如的禪悟之境,雖然語言表述上呆板刻露,仍不乏雋永的篇什,像第95則頌古,就寫得香韻嫋嫋,清新自然。並且,所謂直露,也只是對於大根大器、直下悟入者而言,對於初機之人,仍不失為含蓄蘊藉。更何況,汾陽作頌時仍然注意運用臨濟的金剛劍,將“更莫別思量”作為頌古的重要旨歸,隨說隨掃,從而使學人得魚忘筌,不死句下。雖然在形式的豐富、語言的凝練、意境的深遠上,汾陽頌古都遜雪竇頌古一籌,但從頌古發展的過程來看,它畢竟是功不可沒的開山之作。
2.善昭之後頌古的發展
在善昭之後,有石霜楚圓、琅岈慧覺、法華全舉的頌古。《古尊宿》卷11收錄了楚圓的4首頌古。僧人向風穴請教什麼是佛,風穴答以“杖林山下竹筋鞭”,楚圓頌雲:“杖林山下竹筋鞭,南北禪人萬萬千。莫怪相逢不下馬,東西各自有前程。”《因僧請益風穴佛話》詩以相逢不下馬,各自奔前程形容禪人不拘泥於風穴答話的本身,而是各住其位,行其所行。寫得跳脫流宕,沒有粘著在風穴答語上。
慧覺曾反梁山之意,頌魯祖面壁公案。魯祖凡見僧來,便面壁而坐。梁山善冀頌雲:“魯祖三昧最省力,才見僧來便面壁。若是同心達道者,不在揚眉便相悉。”詩意謂禪者貴以心印心,同心達道之人,不須揚眉,即可知曉對方心意。但梁山的頌,仍然膠著在“相悉”,落了知解的痕跡。所以慧覺另作一頌,表示自己的觀點:“祖師面壁播諸方,無限禪人謾度量。無事晚來江上立,數株寒柏倚斜陽。”《古尊宿》卷46《慧覺》以禪人“無事”、寒柏倚斜陽之景,傳達出公案不可言傳的特質,境象孤寒曠遠,將“度量”徹底清除出禪悟之門。
全舉的頌古主要有3首,也表達了禪不可說的旨趣。僧問首山省念什麼是 “祖師西來意”,省念答以“風吹日炙”《五燈》卷11《省念》, 全舉頌為:“風吹日炙少人知,頂仰先賢對此機。饒君曠劫生前會,穿耳胡僧也皺眉。” 《古尊宿》卷26《全舉》曠劫生前,即是父母未生之前,天地未分之前,即相對的意識沒有產生之前,是極難契入的境界。詩謂即使在絕對的悟境,只要一起心動念,用心來“會”,也會被悟者所否定。總體上看,楚圓、全舉、慧覺的頌古量不多,在藝術上也沒有特別的創造。
在楚圓等人之後,有云峰文悅997~1062的《頌古》十二首 《古尊宿》卷41《文悅》, 翠巖可真?~1064的《頌古》十首 《續古》卷1《翠巖真》, 以及道吾悟真的頌古十一首《古尊宿》卷19《悟真》。 汾陽法嗣有楚圓、大愚,楚圓傳悟真、可真,大愚傳文悅。從法脈上說
《禪宗詩句書法》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