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投筆從戎 (第1/1頁)
星辰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傳臚,宋明清三朝舉子人生最為榮耀的時刻。 啪,啪,啪。 三聲靜鞭響起,傳臚大典,正式開始。 新科進士向皇帝行五拜三叩首的大禮。 宣制官高聲宣讀,“崇禎元年四月,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一甲第一名,劉若宰。” 站在臺階下的傳臚官的依次傳唱,“一甲第一名,劉若宰。”,直至響徹整個華蓋殿廣場。 “一甲第二名,何瑞徵。” “一甲第三名,管紹寧。” “二甲第一名,劉理順。” ………… ………… ………… 傳唱結束,朱由檢緩步而出,這位少年天子,甚至比下面多數的新科進士,還要年輕。 “昔年土木堡之變,有于謙於少保挺身而出,東南倭亂,有戚繼光、俞大猷奮不顧身,薩爾滸之戰後,更有遼東數十萬將士浴血奮戰。” “每當國家危亡之際,總有仁人志士奮不顧身,今天,看到你們,朕很欣慰,因為在你們的身上,朕看到了無數先賢的影子,更是看到了我大明的未來。” “歷代王朝從未有過三百年國祚,如今我大明已然度過二百五十九個春秋了,朕原本還頗為憂慮,但是,今天看到了你們,朕又重拾信心,朕相信,你我君臣攜手,定能中興大明。” 隨著朱由檢講話的空歇,一隊身著軍常服的教導總隊士兵走了上來,手中拿著兩塊空白的匾額。 朱由檢提筆寫下了十個大字,【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接下來,你們就要各奔前途了,你們作為朕的門生,朕也沒有什麼東西相送,就送給你們十個字吧,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希望你們牢牢記住這十個字,不辜負大明,不辜負自己。” 朱由檢講完話,不顧下面舉子的反應,便轉身離開。 兵部尚書李邦華,吏部尚書楊景辰,禮部尚書來宗道,三人緩步而出。 來宗道開口說道:“陛下有旨,所有新科舉子移步太和門前,觀看新軍演武。” 太和門前,盧象升帶著身著軍常服的教導總隊按照後世軍訓的標準流程,來了一遍,引的新科舉子們紛紛稱奇,不光是對整齊的軍容軍貌,更是對新軍裝嘖嘖讚歎。 緊接著,盧象升帶著教導總隊,來了一首朱由檢從後世帶來的歌曲,改了個名字,叫投筆從戎歌。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一呼同志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 淨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 “好。” 喝彩聲此起彼伏,引的人熱血沸騰,同時也改變了他們對軍隊的看法。 當然了,更多的還是年輕的舉子心血澎湃。 年輕人嘛,正是一腔熱血的時候。 要是等到人到中年,稜角也就磨的差不多了,就算是還有一腔熱血,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敢問三位尚書,這是什麼軍隊?好似天兵下凡。”一位新科進士問道。 兵部尚書李邦華見一捋頷下銀髯,淡淡一笑,“這是陛下訓練的新軍,這支軍隊可不一般,人人識字。” “人人識字?”眾人議論紛紛。 “盧象升。”李邦華喊道。 “到。”盧象升按照標準的齊步走,一板一眼的走來。 李邦華指著盧象升介紹道:“你們眼前見到的這支軍隊,名為教導總隊,這位就是教導總隊的指揮使,盧象升。” “可不要小看這位盧指揮使,他可是天啟二年的進士,此前擔任大名知府,後被陛下調入京中,有感軍備廢弛,特請命投筆從戎。” “陛下看到盧象升進士出身願意投身軍旅,大為感動,當即加其都督同知,並傳旨吏部,若有空缺,對其優先考慮。” 李岩心中對於做官並不熱衷,反而對於軍事頗有興趣,聽到李邦華的話後,隨即問道:“敢問大司馬,學生若是願意投筆從戎,新軍之中可願接納?” “那是自然。” “學生李巖,願投筆從戎。” “學生史可法,也願投筆從戎。” 呂大器拉了拉史可法的衣角,“憲之兄,你是東林的後起之秀,前途無量,何苦去參軍呢?” “儼若兄,朝堂之上有那麼多的賢良,不缺我一個史可法,況且,我感覺政務並不是我所擅長的,倒不如投筆從戎。” “憲之呀,你就算是想領兵,文官也可以的啊,總督,巡撫,兵備道,哪個都行呀。” “儼若兄,我意已決。” “哎。”呂大器見史可法態度堅決,也不好再說什麼。 有了李巖和史可法帶頭,陸陸續續也有人願投筆從戎。 “學生高鬥樞,願投筆從戎。” “學生朱天麟,願投筆從戎。”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崇禎下戶》 第73章 投筆從戎(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