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頁)
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不知為什麼,人們都願意相信,這個人會帶給國家安穩的未來,就如同五年前一樣,他來了,戰亂平歇,內耗結束。
雖然,沒有人知道這一切的發生究竟因為什麼。
城頭之上,御座之前,韓丹林謝豐等內閣重臣在百官之首,亦是久久俯身於地,虔誠拜首。但他們心中卻比其他人更多了一分震撼。
這震撼來自於御座之後的那個男子。
他的身影雖然被羽蓋和王帳擋與陰影之下,但百官的眼睛誰不雪亮?不但只韓丹林等人,在城頭上陪同君上閱兵的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員都看得十分清楚。
那個男子,沸沸揚揚的傳聞中的那個夜夜伴君的男人,他,竟然出現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威武雄師之前!
朝野內外的震動被翌日的一封御旨詔書推向頂端。
那封旨意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句話:太醫院屬官蘇允,才思敏捷,品性端良,著升任內閣學士,並御前承旨大臣。
所謂御前承旨大臣一職,自古有之,或是王弟,或是太子,總之多由親貴王族之人兼任,因國主年邁多病不勝國事繁雜,特設此職,令該大臣御前讀奏擬旨,為君上分憂解勞。
但那蘇允卻是何人?
自吏部尚書,到丹宮男妃,為了能入後宮禁苑卻又做了一品醫官,而如今竟登堂入室,成了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承旨大臣!
這一封詔書無疑是為了封住眾人悠悠之口。只因定海門閱兵之日後,那男子便日日跟在君側,無論是早朝正殿之上,抑或是清華殿樞臣商議國事之時,若無這承旨大臣的身份,又如何能名正言順?
但這一封詔書,卻終是引得朝野上下譁然一片。從此而後,百官眼前,總能看見那男子的身影。或立於座側躬身讀奏,或堂而皇之坐與御案之旁執筆擬詔,毫不避諱百官臣僚的萬般驚詫震動的目光,泰然的成了內閣之上的權臣。
從藏於後宮,到現身玉庭,這蘇允,其志不小,倒是自己小看了他!
這是韓丹林咬牙切齒在心中說的一句話。
每次君前對奏,他看上去,那個人,還是與從前一般淡雅去塵的模樣,聲音,語氣,動作,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恍若還是當年那個門下的得意弟子。
但,今時哪同往日!
到如今,連他這老師,也是要低著頭與他說話的了!
清議紛亂,滿朝皆驚。
但沒有人敢上書質詢。
敢怒不敢言,抑或是知道說了也沒用。即便以性命為代價,那逆批龍鱗的結果也不過就是一個人頭落地的下場,並不會帶來任何改變。
高華冷傲的少年君王,與他那外表威嚴冷厲實則常以仁厚心腸對待百官的父親有太大不同。
他的剛愎自用,專斷獨行在國事上也許尚有可以迴旋之處,而若談起這些宮闈私密,那種種任性胡為之處又是哪個不要命的御史大臣可以非議一句的?
此前是以建立一所專納男寵的丹宮為最,而如今便是專寵這姓蘇名允的男子,即便到了將後宮之人與朝官相提並論的地步,包括韓丹林在內,所有人都不敢說不一個“不”字。
如果,他們還想要這顆腦袋和錦衣玉食的榮華富貴的話。
好在,唯一令人欣慰的是,那以男寵身份立於朝堂之上的男子還算自知身份,除了佐助君王處理朝務之外,並無任何僭越之處,對所有軍務朝政亦從不指手畫腳。
甚至,韓丹林雖然不願承認,但也知道這是所有人心中所想——只要是看過御階之上那兩個人的舉止,便會斷了一切綺念。
分明的,有禮有節。
也分明的,只是君臣對奏。
沒有任何親密之舉,甚至連眉目之間也讓人看不出任何端倪。
似乎,一切的一切,只是公事公辦,而那蘇允也不過就是個御前的承旨之人罷了。
明明是那麼不堪啟齒的親密關係,卻又為何讓人覺得這兩人之間是那麼疏遠。
也許,只是在人前做的一場戲吧。
韓丹林想。
做戲也好吧,總好過在眾目睽睽之下便流露那等敗壞倫常的男男相親之舉。
以國主的性子,肯做這場戲,也算是很照顧國家群臣的體面了。
不幸中之萬幸!
159 誤會
是夜。
寢宮廊下,連芳目送男子的背影遠去。
蘇允匆匆而去的腳步略有蹣跚,連芳不由皺起了眉頭。
《王之殤百度網盤》 第5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