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4章 金光寺 (第1/2頁)

韓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懷著愉快的心情打聽好道路,陳楓倒是不著急,一路走一路瞭解外界的環境。原來一直居住在漁村,他對於外面的世界瞭解甚少,這次出行倒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尤其是洞中的一月,經歷了生生死死,不見光明,如今重回塵世,陳楓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陳楓對秘界想要有更深的瞭解還無從談起,畢竟一路上根本就見不到秘者。哪怕是見到,他也不打算接觸,反而會選擇躲開。畢竟,他的身上有些秘密並不想讓別人知道。哪怕是見不到秘者,陳楓也一直保持著警惕,一直在運轉著斂息秘術,掩藏著自己秘者的身份,避免出現萬一。所以,陳楓這段時間瞭解的情況主要還是集中在這個世俗的凡人世界上。

漸漸地,陳楓瞭解到,自己所居的紅楓島範圍很大。整個紅楓島被一條叫鬱江的河流分為南北兩部分。鬱江很奇怪,它發源於紅楓島的中心山脈,同時向東和向西流去,彷彿是兩個不同流向的河流結合在了一起。東西兩個鬱江都很長,越往上游去,艱難險阻愈多,以致沒人能夠達到。

在紅楓島西邊的大陸,同樣有一條江將土地分為南北。這條江名為潘江。潘江之南,屬南唐;潘江之北,叫北漢。紅楓島屬於南唐的疆域。

日月如梭,這個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國家都在殺伐聲中分分合合;兔走烏飛,大城、小鎮、孤村都在日曬雨淋中興興廢廢。不知不覺,北漢和南唐都立朝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的人事滄桑,兩大國家也從剛開始建國時的相差無幾走向了不同的境地。

南唐依靠一千多年的太平、富饒的資源和發達的海內外商業,國家的財力蒸蒸日上,文采風流更是達到鼎盛。只是國家內部土地兼併愈趨愈烈,上流貴族日益腐敗,百姓只能在夾縫中生存。但是在這個世上,不管是哪朝哪代,百姓都是最能忍的階層,只要能吃飽穿暖,哪怕是飢一頓飽一頓,不走到賣兒鬻女的境地,他們還是會牛馬一般供統治者驅使的。所以,有潘江這天險倚為屏障,南唐的貴人們自然不會有任何憂慮,只是偶爾為如何享樂發點小愁罷了。

南唐重文,北漢重武。北漢之所以重武,也是不得已為之,因為北漢最北面的極北苦寒之地生長的都是隻會狩獵、畜牧和劫掠的蠻人。更兼有一個在西邊與北漢接壤的黑蠻國,一百年來與北漢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幾乎沒有十年安寧。因此,居安思危,北漢國自上而下幾乎睡覺時都是警覺得睜著一隻眼睛。連年征戰,勞民傷財,北漢卻沒有南唐那麼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地利,所以國家的財政往往捉襟見肘。苛捐雜稅之下,百姓的生活更為困苦。但是,統治者鐵血的治國手腕、強大的軍力鎮壓和忠君愛國思想的深入人心,保證了這個國家的穩固。

最近一百年裡幾十次大的戰爭下來,北漢打了多次勝仗,整個國家不聲不響中,自有一種睥睨四方的豪氣,連普通百姓談起與周邊國家的戰爭,都沾染上了一份自豪。尤其是近十年來,剛剛登基的北漢皇帝心儀南唐的文采和風景,加強了與南唐的文化、商業交流。兩國表面上兄弟一般的親密關係倒是讓荒漠之中苦苦與風沙相對抗的黑蠻國有些惴惴不安,黑蠻國也生出了學文的念頭,苦於百姓大多不識教化,只好作罷,但是國家上層貴族與南唐、北漢的接觸越來越多。

隨著南唐、北漢、黑蠻三國的交流日深,導致紅楓島上也不乏北漢甚至黑蠻國前來的冒險者。

雖然陳楓只是想打探一些俗世的情況,但還是意外地收穫了一些關於秘者的資訊,那就是不管是南唐還是北漢,抑或是地處偏僻的黑蠻國,在它們的皇城和其他大城裡,都供奉著一些秘者。這些秘者輕易不插手國與國之間的武力爭鬥,只作為一種威懾力量存在,享受著朝廷的供奉,保護著皇族的安全。哪怕是整個國家亡了,這些秘者都不會皺一下眉頭。因為不管是誰當皇帝,都不敢招惹這些凡人眼中仙人一般的存在,朝廷也不行。這些秘者只是負責護衛皇族的安全,不讓他們被那些無宗無門任意胡來的秘者所傷害。當然,這些秘者也不是白白地護衛這些皇族。他們看中的還是皇族給的報酬。對於大多數秘者而言,真金白銀、翡翠珍珠都如沙土一般尋常,沒有任何價值,但是一些國家特有的材料對他們而言還是很珍貴的。比如秘石,對凡人而言只是稀有的石頭,對秘者而言卻擁有巨大的價值。

彷彿是建立了一種默契一般,三個國家的秘者都尊崇著這條規定,所以凡人對這些秘者的瞭解也就僅僅只有這些。哪怕是這些內容,也是陳楓聽北漢過來的一些冒險者偶然間談起的。

由於走走停停,且走了許多彎道,三天之後,陳

《萬仙聖母》 第44章 金光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