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才這麼點兒時間?”寧博容要生氣了,要出趟門容易麼她!

寧博裕板著臉道:“阿孃說了,待到午時便太熱了,要早點帶你迴轉。”

寧博容:“……”你妹!

哦不對,他妹就是自己啊……

她正待抵制一下這種不人道行為,寧博裕卻自己軟了下來,“罷了,書院旁不遠處有一碧潭,並幾株大樹,風光不錯,我們在那樹下小坐一會兒,便回去好不好?”

“裕小郎,這——”阿桃可是奉了主母的命令來的,結果……

寧博容卻立刻跳起來笑道,“哥哥真好!”連阿齊阿鄭臉上都露出幾分歡容。

阿桃的抗議只能嚥了回去。

要知道,這寧家誰不知容小娘子若是鬧起脾氣來,別說是寧博裕、寧盛父子了,就是崔氏都要軟上幾分的。

寧博裕一向板著的臉這才有些笑模樣,叫上阿桃沿著一條小石板鋪就的道路從樹蔭下往東走去。

曲徑通幽處。

翠華山本就有著南方名山的婉約秀麗,又兼正是草木繁盛的夏季,寧博容看著不少桃樹上掛著的桃子和相當豐碩的李子,口水都要流出來了,趕緊支使阿齊阿鄭去摘一些,沒多久就摘了兩籃子,甚至還摘了一小籃子的野櫻桃,令她們挖了一些蘆筍,因是清早,連挖出的幾株竹筍都極其新鮮。

“阿妹,這些石刁柏和竹筍挖來做什麼?”寧博裕瞧著有些稀奇。

野生蘆筍並不少見,但是例如寧家,卻從未將這種食物上桌,應該這麼說,現如今的飲食風格,實在是讓寧博容不怎麼能接受。

她瞭解的歷史上,是沒有這樣一個大梁的朝代的,而據她偷偷翻過的寧盛書房中的歷史書籍來看,大梁應當是在唐之後的某個朝代,只是唐之後的五代十國幾乎不見了,反倒成了這個雖比唐時繁華興盛略遜一籌,卻又比宋時的漸漸積弱稍強幾分的大梁。

是以,大概這時候人的飲食習慣,還是沿襲的唐時的豪邁粗獷,胡食常見,例如最尋常的家宴就是炙烤羊肉,事實上這年代肉食上被捧得最高的便是羊肉了,可恨的是寧博容從上輩子就不吃羊肉好麼!主食一般是餅類或者豆類,開始還好,天天吃,吃到她都要吐了,幾乎咽不下去,幸好她年紀還小,阿齊常常是泡軟了予她,要不就是煮爛的豆類,都難吃得要命!直到後來崔氏見她不喜歡,才換成了各式粟米粥,寧博容才算是活了過來。

這時候的素菜還沒有成為一個獨立的菜系,在人們的餐桌上極少看到,事實上只有在烹飪技術相當精緻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把蔬菜、菌類、竹筍、豆腐等素料加工成各種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饌來,這也是在歷史的宋時才有的發展。

雖然如今的大梁已經有了基本的蒸煮炒煎烤燜燉,但都相當基礎,而且在唐時最主流的烹飪方法仍是烤,炒菜幾乎不會出現,對於菜色的選擇很狹窄,而且從不講究精緻,粗獷才是如今飲宴的特色,家中吃食也相對簡單,寧家算是條件相當不錯的了,崔氏每日食物卻也只是胡餅、豆類配上肉食,或者喝些粟麥粥,做些粟米麵做的糕點,偶爾才有蔬菜,即便是蔬菜,最常出現的就是一種叫蕌頭的玩意兒,反正寧博容是不愛吃的。

“阿郎,這些都可以吃呢。”阿鄭道。

富貴人家自是不會吃這些的,但阿鄭出身窮苦,窮苦人家卻無那麼多講究,多的是挖出些山貨直接入口的例子,諸如竹筍和蘆筍這類,她們挖出都是可吃的,只是幾乎不會上桌,更不會經過烹飪,野菜一類卻偶爾用來煮粥做餅。

是以寧博容讓她們挖她們並沒有太意外,只當小娘子好奇,想要嚐嚐鮮罷了。

寧博裕沒有再問,不多時轉過一道彎,面前立刻豁然開朗。

果真是一方碧潭,並不太大,掩映在樹叢繁花之中,愈加清朗可愛。

寧博容很想上前去,不想阿桃卻緊緊看著她:“小娘子可不能離水太近。”她告誡著,只怕寧博容掉到水裡去。

其實這碧潭水並不深,又很平靜,阿齊阿鄭年紀不大,早就過去玩了會兒水,要知夏日酷熱,這潭水清涼,最是解暑。

寧博容頓時更鬱悶,“身體不好”什麼的,真是不能更糟糕!

“阿桃姐,我只是去看看。”人小力弱,寧博容只能眨著眼睛做出可憐樣兒看向阿桃。

阿桃猶豫了一會兒才道,“好吧,你上前去,卻要拉著我的手。”

“好!”寧博容答應得十分利落。

等到水邊,寧博容多想把腳伸到水裡去涼

《桃李滿園隸書寫法》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